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涓水長流是道心

  涓水長流是道心

  有了長遠心,

  就能自在于這一路的風雨,

  看盡這一路的山山水水。

  

  文/見洽法師

  

  是少年十五二十時的學子生涯,正是好奇的張眼望向這世界,探究這世界的青春歲月。在課堂上國文老師,講著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叁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聽入耳裏,盤旋在心中,心裏有一種莫名的憧憬,向往那種能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那種自在,能無入而不自得的那種悠哉!是一種怎樣的智慧,才能有如此的境地呢?這是我想要去探尋的。

  人生,如水流年,悲歡離合,生命的行程輾轉,已是近而立之年,因緣際會而接觸佛法,接續起年少時的理想,回首過去,瞻望將來,都是塵影,而當前這一念自己是否時時清楚,時時明白,時時都能自在?修行的路程一路走來萬水千山,有時好山好水,好時節;有時霧失樓臺,一念不覺則隨順習性而去,每天面對著自己的種種習氣,煩惱總是起起落落,眼高手低,常常是落居下方,沒有辦法去突破自己的瓶頸。

  每每至此就會憶起第一次上靈泉寺打禅七小參時,一擡眼,師父慈藹的說著:“修行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或許十年,或許二十年,修行要發長遠心。”是啊!修行者每天磨的就是累世以來被染汙的無明塵埃。雖然知道佛性本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放下無明煩惱的布袋何其自在!但是有時就是沒有辦法去直下承擔,轉煩惱成菩提,化業障成境界。是以要能時時提起自己這一念覺照的心,要涓涓細水長流。有了長遠心,就能自在于這一路的風雨,看盡這一路的山山水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