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送別思想起——生門與死門

  送別思想起——生門與死門

  文/中臺禅寺女衆部執行長 見肯法師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

  笑塵勞,叁十九年非,長爲客。

  吳楚地,東南坼。

  英雄事,曹劉敵。

  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迹。

  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

  歎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辛棄疾《滿江紅》

  一輩子,是多長的時間?一輩子,有多大的空間?羅馬競技場,又稱鬥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只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爲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唯有贏的一方可以從“生門”出去,輸的一方就從“死門”擡出去。生死,在此時此地,遙遙相對、判然立知。

  高峰妙祖師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不知來處,謂之生大;死不知去處,謂之死大。只遮生死一大事,乃是參禅、學道之喉襟,成佛作祖之管轄。叁世如來、恒沙諸佛,千變萬化,出現世間,蓋爲此生死一大事之本源。”

  無常,生者皆歸死。無常,容顔盡變衰。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複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戒經中說:“如兩陣共戰,勇怯有進退,說戒亦如是,淨穢生安畏。”修行辦道以四魔爲仇,六賊爲敵,勇者以戒爲铠仗,如持淨戒,安然前進,必得勝利。怯者如戒有垢穢,畏而退縮,必遭失敗。是故世尊婆心勸化諸人,谛聽真實法,共舍無常處,當行不死門。

  羅馬競技場的“生門”與“死門”遙遙相對,人生的競技場何嘗不是如此?在這裏,是鮮血和欲望的決鬥,更是正念與邪念的抗爭,刹那刹那間,個中人唯有正視死,才有生的機會,絲毫不得回避。而看戲、看熱鬧的人,尚且分不清哪個是“生門”?哪個是“死門”?只是在一陣又一陣鼓噪聲中,麻木地看著一件又一件“別人的生死大事”上演,好不荒唐!

  在亘古綿延的宇宙長廊裏,時光與命光共謝。傳坡老菩薩這世的歲月座標,光榮地標的在八十一。在叁寶護念、善友送別下,宴然邁向下一個途程。

  最敬重的老菩薩啊

  看人間

  哀樂轉相尋

  今猶昔

  命行無常 迅速如是

  珍重再見

  感恩您給我修行的人身

  讓我們一起努力

  菩提道上

  後會 有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