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念
文/見绮法師
佛菩薩視衆生如子,願拔衆生一切苦,令諸衆生畢竟大樂。護念之心如維摩诘居士爲度化衆生,示現病疾,以大悲心言:“以一切衆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衆生不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爲衆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衆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複病。”
人有老、病、死等諸苦,無人可免。菩薩爲度化衆生,善巧方便,以同理心攝化衆生,深入社會各階層中,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先取得認同感,再接引入佛門,使其認識生命的真正意義。如觀世音菩薩發大悲心,聞聲救苦,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爲說法,以方便因緣循循善誘。
佛陀的弟子尼提未出家前是位拾糞人,佛陀觀其得度因緣已具足,便前去度化。當時尼提正拿著盛滿便溺的瓦罐准備到城外傾倒、掩埋,遠遠地望見佛陀朝自己走來,自慚形穢,立刻避道而行。佛陀對尼提說:“四姓百川皆流入大海,在吾法中並無貴賤。你爲衆人除汙糞,而我也是爲衆生除去汙穢、毒物,我們都是爲衆生服務。”尼提聽聞開示後,萌生出家的願心,正式成爲佛陀的弟子。
老子雲:“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聖人待人處世都是將心比心,一視同仁,無人相、我相、衆生相的分別。所以,護念不僅是護念自己,也是護念他人,是不分善、惡、冤、親、有緣、無緣。修菩薩行不僅是護持正法,斷惡修善,更以度化有情爲己任,令其離諸苦惱,解脫自在,是護念他人的更深一層展現。人人若能如此落實,社會必定和諧安樂,必能早日實現人間淨土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