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逆增上緣

  逆增上緣

  文/見荀法師   

  在臺灣中橫大甲溪上遊七家灣溪有一種被國家列爲保育類的“冰期遺種魚”,名爲“櫻花吻鲑”,一般習慣稱爲“鳟魚”,有降海的習性,也就是于繁衍棲息地長成後,順著水流而下進入海洋,隨著冷的洋流遷徙生存,直至繁衍季節將臨時,逆向回溯原生地産卵,孵化下一代。而在其回溯的過程中,不僅不再攝取食物,而且要克服湍急的溪水與地形等天然障礙,可見其“力爭上遊”之不易啊!但由于水庫、攔砂壩等設立與大量農藥的使用,令生態環境劇烈地改變,更加劇其生存的困難度,迫使其不得不另覓生存之道──改成封陸性的生活型態,也就是幹脆留在無汙染,且水溫常在攝氏十度以下之七家灣溪兩條支流生存。修行學佛遇到逆境時,何嘗不是如此,必須勇于面對。

  世尊成佛之際,大地産生六種震動之瑞相,驚動了天魔波旬的宮殿,于是魔王派遣魔軍、魔女阻撓,乃至親自出馬擾亂,世尊均不爲其所動搖,魔軍之弓箭等兵器一一化爲朵朵蓮花,魔女則化爲老妪,魔王只好退回天宮。由于世尊了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真理,始終安住在正念、實相當中,故能化難呈祥,轉逆境爲增上緣,畢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佛因威德力感大地震動,令衆生感到舒服喜悅;而衆生因業所招感之地震,令人心驚膽跳、家破人亡。由于因地不同,果報即有天壤之別。近來天災連連,災情頻傳,而心懷仁慈者無不深感悲憫,伸出援手,盡一點棉薄之力。經雲:“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實在是所言不虛啊!記得九二一大地震時,有的屋倒人在,有的人傷屋毀,有的人屋俱亡,如此巨大的轉變,令其産生了“震後群”,或長處悲傷,或一點風吹草動則驚慌不已,後遺症如影隨形般地揮之不去,至今仍在擺蕩,無法磨滅。

  有一家虔誠修行學佛的護法居士,九二一大地震使其畢生所累積建立的居家、公司及廠房,一夕之間,化爲廢墟瓦礫,令其心中産生很大的震撼與疑惑!一日,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慈悲親臨關心,這位居士即上前請示:“自己護法護教盡了不少心力,爲何會面臨如此困境呢?” 導師回答:“不是全家都平安無事嗎?”居士聽了以後如當頭棒喝,豁然明白,于是對佛法懇切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更發大願心:“若能原地重建成就,願挪二層房舍作爲精舍,弘揚佛法,利益群生。”由于其願心、願力,勇于面對窘境與解決問題,故其願如水到渠成般一一實現,而成就衆生精進用功之舍宅即在家旁,猶如住在七寶宮殿一般,不但自己蒙受法益,更利益無量無邊的有緣衆生。所以遇逆境時,若能依佛法之真理而行,正念不失,必能轉黑暗爲光明,轉逆境爲增上緣。

  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不論是順境或逆境,皆不能執著,否則落入境界的泥、漩渦而不自知,終究無法順心如意,反而招來身敗名裂,乃至墮落叁塗惡道永無出期。因此,應時時“觸物起照,堅住正念,任心自在,隨順覺性”,哪怕是順境、逆境、魔境等諸境界,均不爲所迷、不爲所惑。因此,無時無刻不是“回歸本然自性之流,回歸菩提妙明之源”,如此方名真實不虛的“逆增上緣”。

✿ 继续阅读 ▪ 善巧方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