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文/見逾法師
修行學佛所希冀契入的就是當下這念心。這念心能夠時時作主,不隨環境、情緒起伏,始終安住,就是常行中道,就是真佛住世。
一般人往往不懂得這個道理,以爲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睡就睡,就是自在、就是“做自己”;殊不知此乃隨順自我之壞習性,隨順貪瞋癡叁毒,爲五欲所捆綁而不自知。其實,每個人都有本具的佛性,本心本性才是真正的自己,若是錯認習氣以爲自己,終究不得解脫。
宋朝文人蘇東坡自覺修行有成,有一次打坐後,寫了一首詩,托人送給方外友人佛印禅師,以印證自己的悟境。詩雲: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禅師看了以後,就寫了“屁”字交給來人帶回去。蘇東坡見到這個字,立刻怒氣沖沖地乘船去見佛印禅師,想找他理論一番。沒想到,佛印禅師早已寫了一首偈子:“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請人在寺廟山門等候。可見這念心要學會作主,並不是那麼簡單。若能不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風所吹動,這念心就有相當的功夫了。
古德雲:“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複無憂。”這念心其實非常微細,可以起善念,亦可起惡念,但心的主人翁是誰?這念心的本來面目又是如何?
六祖大師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我們平時不僅要觀照自心,還要學會作主,時時刻刻都起善念;起了善念後,連善念也不執著,最後歸于無能、無所,銷歸自性,就是達到絕對的境界。《楞嚴經》雲:“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正是說明此一道理,了達此理,也才能做生命真正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