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
文/ 見滴法師
記憶中,一個寒冷甯靜的清晨,我被陣陣的啜泣聲給喚醒。在睡眼惺忪的四周環顧下,驚然發現!在爺爺身旁跪著一個人,那是我心目中不倒的巨人──我的父親。
記得從小父親最重視的就是回老家和爺爺相聚。因奶奶在父親年幼時即不幸病故,爺爺獨自一人靠著辛苦耕種,父代母職地養育著一個八個月大的女嬰,及其他八個孩子們。在這群孩子的心中,他的地位、重要,遠勝過其他人。隨著孩子們漸漸地長大,各自成家立業,這位巨人也因長期的辛勤勞累,而病倒了。爺爺隨著病情的加重,記憶開始退化,行動也跟著不便,需要長期的服侍照顧,于是爺爺就這樣在父親兄弟間輪替奉養著。
當自己還小時,總是會好奇地看著父親,在每日辛苦地工作後,趕回來親自端著熱騰騰的稀飯,小心翼翼地將它吹涼後,一口一口喂著爺爺進食。從洗淨、喂藥,到照顧大小便,乃至幫著爺爺翻身拍背,但父親的臉上不曾出現半點厭倦的表情,始終以一顆真誠孝敬的心,守候在爺爺床邊。父親時常把我們這些孩子們叫到爺爺的身邊,訴說著爺爺辛苦奮鬥的人生和他一顆慈悲、忍辱的心腸。當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是位節儉持家的人,一套西裝從結婚穿到老,每每要他花點小錢總是難上加難。父親雖然省吃儉用,卻爲了要接送爺爺看病,將他半生的積蓄,買下了我們家族的第一部轎車,風雨無阻地載著爺爺十幾個年頭。
在國一那年的大年初二晚上,家裏一掃以往過年應有的熱鬧氣氛,長輩們的臉上呈現著悲戚與苦惱,爺爺從長庚醫院坐著救護車,伴著佛號聲回到老家,家族上上下下慌了手腳、哭喪成一團。記憶最猶新的是小姑姑聞厄回到家門口時,哭得差點昏倒並爬著進來。而當時自己還小,不懂這世間無常別離的苦痛。看到父親忙進忙出的處理一切,沒掉一滴眼淚而引以爲傲,認爲我的父親是絕對不會掉眼淚的男子漢。就在寒冷甯靜的清晨五點,自己被陣陣的啜泣聲給喚醒。在睡眼惺忪的四周環顧下,驚然發現!在爺爺身旁跪著一個人,那是我心目中不倒的巨人──我的父親。當時的我,眼眶也泛紅了,深深地被父親對爺爺的孝心感動。當時才真正了解什麼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他真是我心目中一位最孝順的人子。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並非是這世上真的無孝子,而是要有久病床前的孝子,是難上加難。但父親他做到了!他以身作則的告訴我們,孝是我們一生中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准則。如同佛經雲:“父母乃世間最上福田,與供佛無二,能孝養父母,則廣增福業。”如今自己已披剃出家,知道這條路是最究竟的大道,不僅讓父親這輩子可獲得佛法的利益,生生世世也能脫離輪回的窠臼。願將自己所有出家修行的功德,回向累劫累世的父母長輩,和一切的法界有情,令他們皆能離苦得樂。更願將孝敬父母的心,化成自己精進向道的動力,以報答叁寶恩、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