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的鏡面
文/見零法師
在梵呗練習室裏,有一面爲調整發聲姿勢而擺設的穿衣鏡,每次練習發聲時,看著鏡子裏的影像,總覺得鏡子裏頭的人,看起來都比較削瘦?直到有一天請教一位法師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生産鏡子的廠商,爲了增加穿衣鏡的銷售量,于是在製造過程中,在鏡面上做了小小的處理,好讓鏡子裏的影像,看起來都比較細長,讓顧客更喜歡在穿衣鏡前流連忘返。
原來,我們從未真正看清楚過自己。無論是透過鏡子的反射,或是透過照相感光的方式,這當中早已摻雜了許多“失真”因素,所以在影像的外型或色彩上,都已不是我們的本色。因此,只要是外在的表象,都不是真實的!
在物理學的“全像理論”中,預測我們所見的世界,都只是某一個“較低維度的投影現象”,如同陽光底下的影子,影子非本人,我們卻執爲實有。《楞嚴經》雲:“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衆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佛陀則是直接指出,我們所看見的世界都是虛假的,只因從無始以來,我們都用一雙因“無明”導致的“病眼”來看這個世界。所以《金剛經》亦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謂“夢幻空花,何勞把捉?”既然所見皆是虛妄,就不需在意。佛法中不斷強調“叁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都是自心所變現出來的,我們長久以來的執著與妄想,使我們執溺于外在的塵境而不自拔,透過失真的鏡面,看到的永遠不是自己。唯有不斷地反觀覺照,拂去鏡上的塵垢,開啓本具的“大圓鏡智”,才能見到真正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