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不變的朋友
文/見涅法師
回想過去所結識的朋友,有的已經忘了他們的容顔;有的早已隨風而逝,有的只是點頭之交;有的則是情到濃時反成仇;有的是不必言說,就可以相知甚深;有的則是曲終人散後,即形同陌路;更有的朋友是在凜烈寒冬中回憶起時,就會在心中生起一股暖流;也有的朋友,如同高山仰止一般,總是令人生起無上的敬意。
一生之中,朋友總是來來去去,但是,誰,才是真心不變的朋友呢?
《易經˙系辭》雲:“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相同特性的物種,會自然地形成共同的族群。朋友的相交也是如此。相同嗜好的朋友會常常聚在一起聊天;有共同理想的人,也會不約而同地組成一個社團。想想過去我們曾經結交的朋友,有的是因爲共同的嗜好而認識,有的是爲了一時的利益而結交,更有的是爲了享樂與欲望的滿足而不得不強顔歡笑地湊在一塊兒。仔細觀察我們曾經相識的朋友,就會發現當下是什麼樣的心念,自然就會感召什麼樣的人來當你的朋友。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平常所結交的朋友,來了解這個人的特質。《大乘起信論》雲:“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一切法皆是心念的産物,所以向外去尋找自己的真心朋友是找不到的,唯有回光返照,認識自己的心,才能找到自己真心不變的朋友。
但是,我們這念心,有真心與妄心的差別,如同《大乘起信論》所雲:“依一心法,有二種門,雲何爲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妄心即是生滅心,真心即是不生不滅的心。以妄心結交的朋友,就是生滅的朋友;以真心結交的朋友,就是不生不滅、真心不變的朋友。
何謂以妄心結交的朋友呢?
一者,以變動不一的心而結交者:如見異思遷、見利忘義或朝叁暮四者。
二者,以生滅心而結交者:如爲一時利益而投其所好者,或爲時尚流行、愛慕虛榮而相互谄媚者。
叁者,以顛倒不實的心而結交者:如思想偏激、喪失道德、妖言惑衆,乃至于不明白因緣果報、或不信人人皆有佛性者。
四者,以偏狹有礙的心而結交者:如曾經是狐群狗黨的朋友,一旦你改途歸正就遠離者;或者觀念不同,就互相攻擊者。
五者,以不純有染的心結交者:如用盡心機,虛情假意,利用別人,或攀緣富貴有所求者。
六者,以有所還的心而結交者:如這次我對你好,下次你一定也要如此對我好者。
七者,以分別占有的心而結交者:如你是屬于我的朋友,你不可以和別人太熟;或是只認同這一黨派的人才是你的朋友,其他派別的人,則老死不相往來者。
八者,以執著而無法超然的心而結交者:如對過去因緣的朋友産生情執,即使對方犯了滔天大錯,仍因情執而不知勸谏乃至包庇其過失者。
以上這八種心即是妄心,若與此相應,就是因妄心而結交的朋友。相對地,與這八種心相反而結交的朋友,即是用真心結交的朋友。
那麼,以真心結交的朋友又是如何呢?
因爲真心不動,所以不因利益得失而動搖朋友的情義;因爲真心不滅,所以不因權勢得失、或貧賤富貴差異而使友誼産生變質;因爲真心不失,所以朋友會時時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不會誤入歧途;因爲真心無還,所以對朋友的關懷與付出,不會變成負擔,也不會要求他人的回報;因爲真心無礙,所以尊重彼此,相敬如賓,乃至天涯海角,此情長久不渝;因爲真心不雜,所以坦然交往,直心相待,無所疑慮;因爲真心不分,所以心量廣大,不記前愆,乃至于“四海之內皆兄弟”;因爲真心超情,所以朋友之間不會産生情執、彼此牽絆,而是講情講義又講理,以道會友,共成菩薩伴侶。
《楞嚴經》雲:“汝等當知,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可知我們從無始來,因爲用太多的妄想心來結交朋友,所以一直輪回生死,相牽入火坑;若能以直心相待,則如《楞嚴經》所雲:“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以道會友,以法相谏,則可出離生死,共成菩提,如此才是真心不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