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回自家珍寶
中國人有優良的文化寶藏、哲理智慧,
但爲什麼常常在受苦受難?
經過最近的剃度事件,始發現,
原來中國人常常很努力的在摧輚自家珍寶。
想好好擦亮這顆寶珠嗎?
記住:娑婆淨土,不離當下!
文/見護法師
交出論文,也交出了六年的心血。曾經和我的指導教授雄心勃勃的計劃如何在“類神經網路”這塊新大陸好好的闖出一片天地,在學術界揚名立萬。最後我選擇畢業後回臺灣出家,教授頗爲失望,但在我面前,他硬是沒說一句勸我的話。學校內其他的教授、秘書、朋友等,一致的反應是:“太棒了!我也很向往寺廟的生活呢!”“祝你成功!”“希望我也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心靈!”這就是美國人可愛的地方,他們也許不完全理解你在做什麼,但是會十分尊重個人的抉擇。
也有華僑替我擔心:“臺灣又擠又亂,你在美國住了十幾年,回去會習慣嗎?”我告訴他:“臺灣人才有福呢!有佛法,有高僧。”在美國富麗堂皇的外表下,是精神生活的饑渴,而他們才開始努力找尋的寶珠,早已在中國閃耀有上千年了。那時想:美國人有很多優點,但畢竟文化、精神層面,比起我的祖國是差了一大截。真可憐!以後一定要讓老外一起分享這顆寶珠。
中國既然有這個優良的文化寶藏,哲理智慧,爲什麼中國人常常在受苦受難?經過最近的宗教事件,我才發現,原來中國人常常很努力的在摧殘自家珍寶。
中臺山有一尊北魏的石雕佛像。看到這尊佛像,您想到什麼呢?從漢末黃巾之亂,經叁國、魏晉南北朝,到隋朝統一,中國經曆了足足四百年的戰亂。您能想像長達四百年的戰爭,是多麼可怕的夢魇嗎?這當中北魏太武帝毀滅佛教,破廟殺僧,佛教遭受到第一次的浩劫。不幾年,太武帝就被宦官所弑。而世界聞名的雲岡、龍門石窟,卻也是太武帝的子孫在北魏一朝開建的。這尊北魏的佛像,目睹了太武帝之後佛教又經曆的四次大劫難,最後一次在文革,也是對中國文化最徹底的一次摧殘。“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中國人有五千年的曆史,但是有從曆史學到教訓嗎?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一次又一次的壓迫,曆史不斷的重演著,而究其根源,不外是人性的貪婪,盲從,不知自製,以及對生命尊嚴的蔑視。中臺山要成立佛教文物館,是有其深遠的教化意義,而不只是將它當作藝術品陳列著。然而,像這樣的文物,來到中臺山,就被報導成“搜集骨董”。用“骨董”兩個字,就這樣輕易的抹殺這尊佛像一千五百年的辛酸曆史見證。用“搜集”兩個字,就這樣輕易的抹黑了老和尚要爲中國文化盡一份力的苦心。當世界各國都將中國佛教文化、佛教藝術視爲至寶時,我們的曆史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拆除、毀滅、迫害、扼殺。中國人自許爲文化大國,但多少人了解自己的文化,能藉此提升自己的精神層面呢?爲什麼反而是外國人更能尊重中國的文化呢?
來到中臺禅寺叁年了。我曾經問一位小沙彌,爲什麼要出家?他說:“因爲在學校,同學對老師都不恭敬,甚至罵老師。”他覺得這樣不對。奇怪的是,覺得這樣不對的學生愈來愈少了。
另一位小沙彌在日記中寫著:“今天看到一只受傷的小鳥,好像很痛苦。我不知道怎麼幫它解除痛苦。我希望將來能幫一切衆生解除痛苦。”
在中臺禅寺有沒有煩惱?有。有沒有痛苦?有。有沒有挫折?有。有沒有貪瞋癡?有。然而這裏的人,發掘、面對自己的貪瞋癡,努力的去改過,去學習菩薩的精神,從小我提升到大我,乃至于無我。無我,則無不是我,才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就是道心,出離心,出離貪瞋癡,出離小我。中臺禅寺是不是淨土?是!娑婆淨土,不離當下。
本來想好好擦亮這顆寶珠,將來“秀”給外國人。現在發現,外國人就在本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