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修福田學分
一個人能夠親近道場、聽經聞法的話,
便能由此悟到心性,
進而在無量無邊的自性中修得一畝自在清涼的大福田。
文/見尊法師
人在一生當中爲什麼要修福報、種福田?以衆生的果報來說,有的人長相莊嚴,有的人不然;有的人健康長壽,有的人多病夭折,原因就在于所種福田不同,因而造就了不同的果報。因此,站在每個人都想順遂一生的前提,修福報、種福田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修福田的基礎在于心存善念,有了善念之後,再依照每個人的志願去做,而做出來的事情又能利益衆生的話,便可得福報。就像在路上看到一個人跌倒時,能夠將其攙扶起來,這就是“修善得福報”的道理。
生活處處都是可耕耘的福田,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好好照顧子女、夫妻間彼此尊重、孩子恭順地孝敬父母,乃至于對他人說句好話、起個贊歎的念頭,都是在福田中種下良善的種子。
同樣是一顆好的種子,種在肥沃的土地裏就能得到豐碩的收成,植入貧瘠的田地中,終究長不出結實累累的面貌,所謂“叁寶門中好修行”,相同的一碗飯,給別人食用和供養給至尊至貴的佛陀,差別相當大,畢竟所言所事利益愈多人,所種福田就愈開闊,得到的福報自然就愈大了。
假使一生中未親近佛法,即使心存善念做了諸多善事,得了不少福報,終究會墮入六道輪回,無法了脫生死,就好像做了一場好夢,夢醒了,一切都會成爲過去;反之。一個人能夠親近道場、聽經聞法的話,便能由此悟到心性,進而在無量無邊的自性中修得一畝自在清涼的大福田。
福田要積極修,卻不要過于執著,一如老和尚所說,修福田就像銀行裏存了錢,要用就有,然而,一旦執著、挂礙、起貪念的話,原本利益生活的存款就變成煩惱的根源了,所以,修而無修乃真正大福田。
<摘自靈泉月刊第叁十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