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那般那手冊 結語

  

結語

  

因此,有五種基本元素:地、水、火、風、心。色法有四種起因:業、心、時節、食素。名法有兩種起因:六內處、六外處。把它們區分爲色法和名法後,必須依照它們的叁種特相—無常、苦、無我,反複觀照這些名色法及其生滅。比如,遭受破壞,故色法無常;怖畏,故苦;沒有實體,故無我。禅修者必須觀照它們,直到用智慧覺知到它們。因此必須努力修習內觀。

  

本手冊簡要說明了,如何依據經文推進到內觀。相應的經文是《安那般那念經》第四組四法給出的“學隨觀無常我將入息和出息,等。”(譯注,兩種方法中的“內觀和入出息結合在一起”。)

  

另一種方法是,在普通地了解名色法後,禅修者把注意力專注于入息和出息,達到近行定,然後觀照自身的名色法,直到用智慧穿透和覺知到它們。這裏,近行定可以解釋爲:禅修者開始禅修時,他必須首先通過觀察入息和出息,使得心專注和平靜下來。每次禅修他都按照這個步驟去努力。這種預先的專注和平靜工作,就是近行定的修習。只有在心已經專注和平靜後,禅修者才可以推進到隨意地觀察身體的任一部分。(譯注,兩種方法中的“入出息念作爲內觀的預備修習”。此段重點檢查。)

  

本手冊簡要說明了,如何從計數階段推進到內觀。更多的詳細解釋可以參看我的《食素手冊》和《無我手冊》。

  

從隨逐階段、或從安住階段的近行定、或從安住階段的初、二、叁、四禅,推進到內觀的方法,可以參看計數階段所說的。

  

至于余下的叁種清淨、十種觀智、入流道智和果智,請參看我的究竟法簡要》中的《禅修業處》節。

  

《安那般那念經》和義注給出的入出息念禅修業處,簡要說明到此。

  

《安那般那手冊》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