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參禅的人,盡在皮毛上用功夫,把參禅當作比賽來爭第一。你能坐叁小時,我就要坐五小時,勝過你一招,有這種心理在作祟,焉能開悟?就是坐了八萬大劫,也不能明心見性。爲什麼?因爲你有勝負心。所謂:“爭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叁昧?”這首偈頌,是警惕修道人,不可爭第一。功夫到家,智慧現前,自然會有人評判你是第一,那才是真第一。如果心想第一,有這種勝負心,就與道相違背了。
修道的人,好像水一樣,有謙卑心,不爭功、不貪德,好的給人家,壞的自己留著。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所以幾于道。”上善,就是第一流的修行者,如水一般,向低窪之處流去。雖然水對萬物有利益,可是不爭其功德。不論是飛潛動植,或是胎卵濕化,一視同仁,供給所需。修道人,亦複如是,對一切衆生,視爲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要慈悲爲懷,方便爲門,拯救他們出離苦海。凡是衆人所不願意住的地方,也要去住,有這種的思想,就離道很近。凡是有勝負心,就不合乎修道的宗旨,就違背了道。
修道人,要沒有“四相”的心。“無我相”,誰在修道?修道的人也沒有了。“無人相”,沒有和人比賽的心。“無衆生相”,我相沒有,人相沒有,所以衆生相也空。“無壽者相”,既然衆生相也空,那來個壽者相?若是有爭強論勝的思想,就有四相心。有了四相心,從什麼地方能得到正定正受?這個道理,不妨琢磨琢磨。一言以蔽之:“有四相心,即是凡夫;無四相心,即是菩薩。”
修道人,要記住《金剛經》的四句:“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是有形有相,皆是有爲法。有爲法,好像作夢,好像幻化,好像泡沫,好像影子,好像電光,皆是虛妄而無實體。一切的一切,皆應該這樣來觀察,才能明白真實的道理,就不會執著,不會打妄想。
在《金剛經》上又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爲什麼不可得?因爲過去已經過去了,還管它做什麼。現在心爲什麼不可得?因爲現在念念不停。你說這是現在,等你說完,現在又過去了,時間不會停留的。未來心爲什麼不可得?因爲還沒有來嘛!你說那是未來,可是它又來啦!連未來也沒有。所以過去現在未來叁心了不可得。能依佛所說的法去修行,直截了當,可達涅槃之境。
修道人,要依正知正見的法爲准繩,勇猛修習。這時候,“離言說相”,言說的相也沒有了,沒有什麼話可說的。“離心緣相”,心緣的相也沒有了,沒有什麼緣可攀的。“離文字相”,文字的相也沒有了,沒有什麼文字可代表,可說出來。既然說不出來,還有什麼可回憶?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有什麼可認真?各位!要在這個地方用功,不可在皮毛上用功。
有人在想:“今天坐禅,腿不知疼,腰不知酸,不知不覺到開靜的時間。”因爲你在睡覺嘛!當然什麼也不知道。不要誤認是境界。若是有這個執著,則容易走火入魔,大上其當。
各位注意!凡是從外來的境界,不要注意它,不要理會它,聽其自然,不隨它轉。在《楞嚴經》上講的非常明白,希望參禅者,要徹底研究“五十陰魔”的來龍去脈。《楞嚴經》是參禅人的寶鑒,所有修道人宜深入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