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的老太婆就問:哎呀!師父!你講這麼多,我聽不懂啦!您能不能講一個比較直截了當的。什麼是佛?很簡單!徹底放下就是佛,就這麼樣,這樣聽懂了嗎?很簡單,就這樣,直截了當,要講佛是什麼東西?徹底放下,你就是佛,沒什麼好討論的,就是這樣子。【佛自現前。】這個“佛”是指佛性。有一個人念佛,念阿彌陀佛,就這樣,很高興,他說:哎呀!師父啊!我看到阿彌陀佛了,很高興啊!我說:你念幾年了?十幾年了,我說:這個沒什麼了不起,我現在是念念統統見佛,我每一念都見到自性佛啊!每一個念頭統統是清淨自性,我每一個念頭都見佛,所以不必羨慕人家。我們也認真念阿彌陀佛,我們也見自性佛。【此心即是佛。】佛不離衆生,【佛即是衆生。爲衆生時。此心不減。爲諸佛時。此心不添。】也沒有加。【遇緣則施。】“施”就是運作。碰到種種的緣,我們就拿這個清淨心,拿出來運用。【緣散則寂。】緣壞了,沒有因緣了,就寂靜。【不假修證。】有修就會壞啊,牆壁壞了修一修,修一修還是壞啊,世間有會修的東西,統統壞,(本性)不假修證,【本自具足。】佛法是靠悟。【若不決定。】如果你不下定決心,當下這顆心,【信此是佛。】你當下這顆清淨心就是佛。【縱使屢劫修行終不成道。】永遠不能成道。
【取法相者。謂言心外有法。故著諸相也。黃蘗雲。造惡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惡枉受輪回。著相造善】執著我在造橋、我在鋪路、我在行善,執著一個這樣的念頭,一樣六道輪回,【枉受勞苦。都總不如便自認取本心。】認識這個心性,清淨的自性。【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將心無心。】刻意的拿心,說:我要把它放入一個無心,變成觀念。“將心無心”的意思就是:刻意的把他心進入一個無心,妄心,講這個你聽不懂。我現在再告訴你,就舉個例子:如果你造橋鋪路,聽起來很善良,人家就問他說:你執不執著?我不執著,還有一個不執著的念頭,你知道嗎?我不執著。什麼是個大徹大悟的人?哎呀!慧律法師啊,你真了不起,說法、講經度衆生,無量無邊的善,了不起的聖者,我只跟他回答一句:我做我該做的工作,我是個比丘嘛!不弘法利生做什麼呢?我也沒覺得說我在講經說法,也沒有說我在度無量無邊衆生,也實無衆生可度,我觀念就是:做我一個比丘、世尊的弟子,應該做的工作,這是我的責任嘛!我也不覺得自己很偉大,也不覺得我在講經說法,來無來相,去無去相,說法者無法可說,聽法者無法可聽。就這樣子,赤裸裸的清淨自性就這樣。世間人:我在做善事,要不然就是你贊歎他,他就說:哎呀!沒有啦,沒有啦!其實還是很執著,你我們悟到心性,就不是這樣子了。哎呀!慧律法師啊,您多麼了不起啊…我就跟他講:做我該做的工作,會吧,就是這麼一回事,赤裸裸的清淨自性就展現了。你是佛弟子,出家,好好的修行,轉大*輪,弘法利生,有能力的弘揚正法,沒有能力的好好自修,佛弟子好好的護持正法。這是什麼?本分事嘛,你應該做的工作嘛!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沒有什麼好欺诳的。是不是?好!“將心無心”就是這個意思:刻意的把他心放入一個無心的觀念。【心卻成有。】還是執著。【一切在我默契而已。】“默契”就是相應。
【若取非法相者。】如果你執著一個空相,還是一樣。【謂有取舍善惡凡聖等相也。】還是落入四相。
【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者。】不應取有法,也不應取空法。【此謂有無俱遣。語默雙亡。若取法相。即有法執。若取非法相。即有空執。有執則煩惱熾然。無執則信心清淨。】你看,所有的世尊的說法,就是除掉一個“執”,有執就壞。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世尊真了不起啊!因爲萬法皆空不可得,因爲這個道理,不可以取法相,也不可以取非法相;因爲這個道理,如來常常教誡大家,常常這樣說法:你們這一些比丘啊!知道我在講的法是空法,畢竟空啊。筏比喻般若。般若就是讓生死的此岸渡過,生死煩惱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過了彼岸以後,般就往下了,就象我們要渡河,從這邊渡到那邊,這個船到那邊,到那邊以後,你不能說,我上岸以後,把這個船也背在背後走。如筏喻者:就像這個竹筏,我從這個此岸到彼岸,就放下了,般若智慧也是這樣子,能夠讓你度生死,但是,你也不能著一個我有般若之相。
法尚應舍,連佛陀所講的正法,統統不能動一個念頭去執著。何況非法?非法,這裏指外道法,或者世間法,跟前面的意義不同,前面講的“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說:不應執著有法,也不應執著空法,這裏不一樣,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大般若、大涅槃、了生死的正法,統統不可以動一個念頭執著,說:我在學正法,我擁有正法,何況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外道法?何況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世間法?
【執有說空。因何用筏。】意思就是:衆生執有,執著一個有,世尊才講空。爲什麼要用這個船呢?就是有生死。【有執既喪。】這個執著有,統統放下了。【空說奚存。】講這個空,哪裏存在呢?有是對空講的,空是對有講的,有,它已經放下了,沒有講空,沒有空這個東西。【既是渡河。那更存筏。】哪裏還要把那一只船、竹筏背在背後走路呢?上岸了,渡到彼岸了,就放下了這一些般若法。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者。經雲。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注意!虛空,表法的,就是無相。你想要認識佛嗎?很簡單,修無相行,不要跟人家計較, 不要跟人家比較,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一定要記住一個觀念: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 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統統感恩。我們今天做一個佛弟子,有一碗飯吃,有一張床鋪睡覺,不錯了,有一句阿彌陀佛可以念,可以了!【外無一法而建立。】外面也沒有一法可以建立。【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乎。】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正信希有分第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