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用器物 香爐
“香爐”是焚香之器,也叫做“香爐”、“香罏”,或“薰爐”。在法華經第五“分別功德品”、金光明最勝王經第六、淨飯王般涅槃經、和大慈恩寺叁藏法師傳第六等典籍裏,都曾提到“香爐”的事。“香爐”是“叁具足”之一;所謂“叁具足”,就是在佛桌上必須經常安置的“香爐、花瓶、燭臺”等叁種供具。“香爐”也是大乘比丘們,必須經常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
“香爐”的質料:有金質的、銀質的、銅質的、鐵質的。也有用玉石、寶石、普通石料、象牙、琉璃等雕刻的。還有用瓷土、泥土等燒成的“瓷爐”、“瓦爐”。
“香爐”的大類,略有兩種:一種是放置在桌子上的“置香爐”,另一種則是用手擎持的“柄香爐”。在習慣上,“置香爐”被稱爲“供爐”或“座爐”。“柄香爐”被稱爲“手爐”。
在使用上來說,在“供爐”(座爐)之中,又可分爲叁類:一種是立燒線香的“插香爐”,一種是臥燒線香的“臥香爐”,另外一種則是焚燒檀香的“檀香爐”。
“香爐”的形狀,大致來說:有寶鼎形的、有方鬥形的、也有獅子形的、鶴形的、蓮花形的。還有兩層式的“火舍香爐”。在那些類型中,有的還須要描繪一些花紋、或是雕刻一些龍鳳、鬼神、文句等等。
“香爐”的體積大小、差距很大。大的口徑在二、叁尺左右,小的有如一只小酒杯。至于“香爐”的名稱,隨著它的質料和形狀的不同,因而就産生了很多的名目。例如:金香爐、銀香爐、銅香爐、鐵香爐、石香爐、瓷香爐、瓦香爐、龍鳳香爐、獅子香爐、寶鼎香爐、方鬥香爐、蓮花香爐......等等。現時業已所見不多,所以也就無法備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