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堅固完美持守菩提心

  堅固完美持守菩提心

  

  尊貴的 仁波切于祖菩道場開示《入菩薩行誼論》第叁品──堅固完美持守菩提心。本日適逢總統大選結束, 仁波切也講述對于選舉時事的看法。

  

  「民主的過程會經曆許多亂象。民主之所以珍貴,是因爲可以保護百姓擁有人權、自由、以及幸福平安的日子。但願國家新領導人産生的今夜,我們以佛教徒的慈悲與智慧,將所修功德回向給馬總統願總統長壽、健康,祈求他將臺灣帶向和平、希望的未來。

  

  如何能夠讓人民的心獲得真正的平安?最重要的是慈悲,若每個人願意站在他人的立場、公衆的立場來著想,社會將會更祥和。」

  

  接著 仁波切依《入菩薩行誼論》第叁品講述發菩提心的正行以及圓滿堅守菩提心的利益。仁波切精辟的講解,令與會的弟子深深感動,爲了引發大家聽聞與學習佛法的興趣,摘要幾段 仁波切的開示如下:

  

  「動機是所有一切最重要的因,如果動機不對,所修必然會偏差,最後的結果也一定是不對的,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裏。」

  

  「佛的弟子,不應內心生分別,我是某某上師、法師的弟子。 上師是佛法僧的代表,皈依不應局限爲某一上師的弟子而生分別。但在修行的道路上,必須跟隨一位如法上師,專修一個法門,才不會混亂。一切法門的基礎就是菩提心。」

  

  「何謂菩薩諸學處?

  所有一切有關如何行菩薩道的教法,悉稱爲菩薩學處。因此 上師的教法即是菩薩學處,親近 上師,學習菩薩行誼即是學習菩薩學處。

  若無法親近上師,廣爲閱覽相關經典,經典也是菩薩學處。

  受菩薩戒之後,要對衆生懷有無上慈悲,所以衆生也是菩薩學處。」

  

  「何謂菩提?

  舍離二元相對的迷惑,超越世間所有的一切,出離世間的輪回諸苦,同時也幫助衆生出離世間諸苦,此即菩提。

  要如何做到?唯有開悟!

  開悟不是想象,而是向心學習,經 導師教導加持,清淨心續,了達心的實相,證得空性真實的意義,覺知一切諸法不可得。這也是爲什麼我們願意這麼辛苦,不願接受貪嗔癡的束縛而來修行的原因。」

  

  「願──就是一種責任。想要受菩薩戒,對衆生有責任,這是最大的願,這是願菩提的基礎。」

  

  「想要行善時會有障礙,感覺被人欺侮,這表示菩提心未能正確堅固。若堅固時,就不會産生被人欺侮的感覺。初學者,因不了解空性,無法將心安住在菩薩學處,常常會對自己所行的善提出質疑。修菩薩道對初學者來說處處是考驗,這就是修行中的苦行,應該要學習成爲一位慈悲又有智慧的菩薩。」

  

  「從上師處學習何謂菩提心與菩薩學處,讓自己的菩提心生起、發光,照亮自己與他人,這決定是在于自己。」

  

  「佛的家族是清淨無染垢的,受了菩薩戒,要盡生命般來保護菩薩戒,這是對佛家族的責任。

  當違越菩薩學處、行誼時,要立即生起忏悔心。

  受菩薩戒是我此生最大的榮耀,菩提心事實上從來沒有遠離過受戒者。

  受菩薩戒是誓願饒益一切有情,不是自己在受菩薩戒,而是要廣邀一切有情受菩薩戒,教導衆生認識什麼是輪回、何爲痛苦。」

  

  「令衆生皆大歡喜就是持守菩提心的唯一。例行舉辦的法會應廣邀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前來參與。將衆生都視同爲家人般,行善就會很快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