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手印淺釋 第四講 大手印之行 五、隨妄本淨▪P2

  ..續本文上一頁修學佛法,所以說“逆緣成爲助伴”。逆緣幫助你在境上磨練,看你的心還住境不住境?你若真的心空,就無所謂順逆,無所謂跟著跑不跑。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裏就有“恒順衆生”這一願。恒順衆生,就是常常跟著衆生跑。你喜歡吃辣的,好!我跟著你吃辣的;你喜歡吃甜的,好!我跟著你吃甜的;你想打球,好!我陪著你打球;你想跳舞,好!我陪著你跳舞;你要信耶稣教,好!我隨著你信耶稣教。一切都無所謂。爲什麼?磨練真心嘛!我空無所得,一切都是真心的妙用。我跟你跑也是妙用,以便攝受你,這叫做“同事攝”。菩薩行四攝法,其中就有“同事攝”。有很多修道人不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呢?因爲西方極樂世界是順緣,成道所需的時間太長。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等于我們這裏一個大劫。一個大劫多少天?多得難以算計。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每個小劫有多長時間呢?假如人的壽命有八萬四千歲,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壽命十歲時,過一百年又增加一歲,再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一增一減,就是一個小劫的時間。八十個這樣的小劫是一個大劫。這是多少天?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等于我們這裏這麼長的時間。再加上那邊是順緣,事事都隨你的心,你要怎麼就怎麼,你要住什麼樣的房子就有什麼樣的房子,穿什麼衣服都有,用什麼東西都有,所以習氣不容易斷盡,成道所需的時間就長。因此,很多發大心的菩薩說,你們去西方極樂世界,我就在娑婆世界磨練真心,在逆緣當中磨。這是大心菩薩精神,難能可貴啊!“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梵天淨土行。”不到大梵天和淨土去,這才是大丈夫氣慨。如果你真具大丈夫氣慨,就要經得起磨練。若經不起磨練,被魔王攝了去,做了魔子魔孫,那就完了。你如果經不起磨練的話,那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裏比這裏安穩得多。所以,法無定法,要看各人的氣魄和各人的根基,沒有一成不變的。我們現在修法作功夫,遇到逆境時,不要灰心,這是幫助你成道的助伴。

   我有個師兄弟,其妻信耶稣教,拉他到耶稣教堂。他說:“好、好,我陪你去。”聽牧師講完道之後,他對她說:“我陪你聽牧師講道,你也陪我去寺裏,聽聽佛教大善知識講佛法吧。”她說:“不去、不去,那是魔王。你也不許去,咱們回家。”他也就隨著回家了。看起來這是逆緣,但是,他不怕。你磨不倒我,我隨順你,我心空空的,逍遙自在得很。所以,他們夫妻關系很好。她問:“你說我是魔王嗎?”他答:“不,我說你很好,你是大菩薩。”她說:“我不是大菩薩,我是天主、上帝。”他馬上回答:“好、好!是天主、上帝。”這都是助伴,磨練你心空啊!有一首詩說得好:“空、空、空,空裏得成功。根本栽培固,哪怕雪和風。”根本堅固了,不怕大雪和狂風,一切逆境來了都不怕,要知道這是我們的助道伴侶啊!逆緣也是好事,不要怕。

   “煩惱成爲道行”。說到道行,有人說:白娘娘只有五百年道行,法海有一千年道行。其實那都是神話,根本沒有什麼白娘娘。如果我們會利用煩惱,在煩惱上醒悟:這是我真心的妙用!能夠這樣做,煩惱就幫助你成道,煩惱就成爲道行了。越是煩惱大,越是道行高。你經得起煩惱的磨練,心空了,力量就大,就能在煩惱的烈火中鍛煉成長,這就是“火中生蓮終不壞”,這是了不得的功夫。水中蓮花經不起火燒,火一烤就完結了,火中蓮花生命力才強。

   不舍輪回而住清淨。”

   輪回,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輪回。真要徹了生死,未必是離開六道輪回。爲什麼?因爲你如果只是住在界外淨土——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外的淨土,那只是小乘阿羅漢。如果要成佛,就要有大心菩薩的行爲,在六道裏度生,不舍輪回。下面講一個公案,有一位禅師圓寂後,有人問他的弟子:“你師父生了什麼淨土?是西方極樂世界,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還是兜率內院?”答:“我師父東方也不去、西方也不去。”問“東、西方都不去,那他到哪裏去了?”答:“東家做牛,西家做馬。”問者道:“你在罵你師父啊!”答者笑道:“哈哈,蒼天、蒼天!冤枉、冤枉!”其意思是:我在贊歎我的師父,你卻說我在罵他,真是冤枉啊!我師父道行深、有把握,敢于“東家做牛,西家做馬”,向異類中行,“不舍輪回而住清淨”。你們有這個把握嗎?我這是贊歎,而你卻不知道。所以,這“蒼天、蒼天”大有妙處。

   趙州禅師,人稱“趙州古佛”,說起話來妙得很,軟綿綿的象團棉花,但是你捏不得。爲什麼?棉裏藏針,一捏就紮手。有一次,他要到天臺山去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誰?豐幹禅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豐幹禅師座下有寒山子、拾得子,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趙州禅師走到天臺山,剛剛下過雨,地下明顯地印著很多牛蹄印。他看見一個童子,騎在牛背上吹笛子,這童子就是寒山子。童子問趙州:“上座還識牛麼?”上座,是對僧人的尊稱。他問趙州禅師:你還認得牛嗎?要是答“認得”就上當了,那就證明你還沒超出著境粘心的凡夫境界。另一位禅師丹霞天然就曾問來僧:“甚處來?”僧雲:“山下來。”霞雲:“吃飯了也未?”僧雲:“吃飯了。”霞雲:“將飯來與汝吃的人,還具眼麼?”給你飯吃的那個人,長了眼睛沒有?意思是,他看錯了人,供養了你這個著境粘心的俗漢。趙州禅師是大手筆的宗師,不會上這個當。寒山子問:“上座還識牛麼?”趙州答:“不識。”這就象達摩祖師回答梁武帝一樣。梁武帝問:“對朕者誰?”摩曰:“不識。”達摩祖師連自己也不認識嗎?趙州禅師連牛也不認識嗎?不是這個意思!在認識、不認識上著眼都錯。達摩祖師答“不識”是針對問話中的那個“誰”,趙州禅師答“不識”是針對問話中的那個“牛”,二答同出一轍,都是掃蕩一切粘滯、超越一切能所相對,不著在“誰”上、不著在“牛”上,將赤裸裸淨灑灑的靈明真心和盤托出。寒山子聽到趙州禅師答“不識”,就指著牛蹄印說:“此是五百羅漢遊山。”趙州問:“既是羅漢,爲甚麼卻作牛去?”寒山子說:“蒼天、蒼天!”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說,你這個人分別心熾盛。一切衆生都是佛,都具如來智慧德相,你還從腳印上分別羅漢、牛啊!“蒼天、蒼天!”就把趙州禅師罩住了。趙州畢竟是大手筆宗師,善于在無法轉身處轉身,就象太極推手一樣,四兩撥千斤,于是他哈哈大笑。寒山子問:“作甚麼?”你笑什麼?趙州說:“蒼天、蒼天!”意思是,你問“作甚麼”,還是有個東西在啊!寒山子贊歎道:“這兒宛有大人之作。”你具有大丈夫的作略,具有解脫者的風範。

   宗下叫我們時時見性,在一切作用中見性,不跟境界跑。永嘉禅師說:“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禅宗禅宗,處處是禅,時時皆宗,故雲:“日日是好日”。所以,“不舍輪回而住清淨”。本體清淨,在在處處都是道場,還有輪回相可得麼?

  

《大手印淺釋 第四講 大手印之行 五、隨妄本淨》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