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乘密續之四部瑜珈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所謂「密續」,乃成佛的秘密、最珍貴的法要,並非密不可宣,更無神秘可言。「秘密」二字,乃極力形容法教的寶貴殊勝,亦可作「甚深難解」。行者須對「金剛乘大道」保密,猶如擁有稀世妙寶,秘密收藏,不可輕易示人;由于金剛乘教法未必相契于所有衆生,所以若不能應機而教,非但不能有所啓發,恐將贻誤衆生慧命。誠如孔雀吃下毒物,羽毛更耀眼亮麗,其它鳥類服毒則必死無疑,因此爲了保護衆生,金剛乘授法十分嚴謹,非法器弟子不傳。
◎密續之四部瑜珈:
密續是顯宗所沒有的珍貴法要,分爲舊密續和新密續;主要以的仁欽桑波譯師爲分野--藏王松贊岡布時,佛教傳入西藏,到朗達瑪王禁佛稱爲「前弘期」,此時所傳密法稱「舊密續」。毀佛近百年之後,十世紀中葉仁欽桑波複興藏密,史稱「後弘期」,其所譯與爾後所傳爲「新密續」。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中,甯瑪巴以修大圓滿爲主,大手印爲輔;噶居巴則以大手印爲殊勝。新舊密續,皆包含「事密瑜珈」、「作密瑜珈」、「瑜珈密」以及「無上瑜珈密」等四部瑜珈。何謂瑜珈?「瑜珈」就是「與心相應」,即「心法」之意。
遠溯唐代,「開元叁大士」不空、金剛智、善無畏,首度至中原弘傳密法;惜哉,武宗滅佛,大士所奠根基無由延續。因此漢地翻譯收錄的大藏經,迄今獨缺「無上瑜珈密」,其余叁部瑜珈亦不完整,有待從藏傳佛教再取法寶。「無上瑜珈密」分爲父續、母續、無二續;父續主要本尊是密集金剛;母續主要本尊爲喜金剛;無二續主要本尊爲時輪金剛。父續依方便道爲主;母續以智慧爲主;無二續則以智巧雙運爲本尊。父續非專指男性本尊,亦非只有方便道,仍屬智慧方便雙運,唯較強調方便;母續智慧本尊亦如是。究竟而言,父續母續皆雙融方便與智慧。所謂本尊,即所修持儀軌的主尊,其深義爲「本來尊貴的佛性」。
密續四部瑜珈
| 生起次第
| 事密瑜珈
|
|
作密瑜珈
|
| ||
瑜珈密
|
| ||
|
|
| |
圓滿次第
| 無上瑜珈密
| 父續:以方便道爲主。主要本尊--密集金剛。
| |
母續:以智慧爲主。主要本尊:喜金剛。
| |||
無二續:智巧雙運。主要本尊:時輪金剛。
|
◎四部瑜珈的特色與修行根器
「事密瑜珈」,又稱「行密瑜珈」。其主要內容,在觀想本尊降臨、供養本尊、向彼祈求。在事密瑜珈,本尊如國王,行者如百姓,必須恭敬承事。不能觀想自己爲本尊,此乃事密瑜珈的特色。
「作密瑜珈」,觀想自己爲本尊。一旦自觀爲本尊,就形成所謂的「自生壇城」以及「對生壇城」(壇城意謂諸佛菩薩所居之淨土宮殿。法會時,喇嘛會遵照法本儀軌,製作模擬的實體壇城,以爲修法之憑借。)雖觀想自生壇城與對生壇城,卻不具迎請「智慧本尊」融入的力量。此時本尊與行者的關系,譬如國王與丞相,比跟老百姓的關系更進一層。
「瑜珈密」,觀想自己爲本尊、同時迎請智慧本尊降臨,融入自生壇城和對生壇城,最終圓滿時,要送本尊返回淨土。
「無上瑜珈密」,觀想自生壇城、對生壇城,迎請本尊降臨、融入。圓滿時,不再送本尊回淨土,行者即是本尊。凡夫不具觀想能力,菩提心未生時,是難與無上密續本尊相應的。
之所以形成四部瑜珈,乃因衆生大致可以四種習氣概分。譬如,事密瑜珈的修法壇城,崇尚華麗莊嚴,所以較重視外表,或有潔癖,要求精致完美者,適合修事密瑜珈。作密瑜珈,適合較文靜,思想嚴謹,實事求是的人,一如丞相爲君王進谏雅正之言。至于處事用心,但較隨興,不按牌理出牌者,適合修瑜珈密。
不生分別心者,才是修持無上瑜珈密的根器。所謂「不生分別心」,必然是對佛法的認識與信心,已達一定程度。譬如,此生初次聽聞佛陀,自然湧現歡喜心與恭敬心;初見佛像,自然合十。雖然尚未了解佛法,虔敬卻油然而生,此乃累世修行之故。若過去世從未接觸佛法,亦未嘗種任何福田,則此生即使有幸聽聞佛法,亦難相信,勉強不來。其他像粗線條,凡事不在意的人,亦不適合學密續。
金剛乘首重上師與純潔的傳承,因爲一切密法,皆需如法上師灌頂傳授方可修之。密續雲:上師即是金剛總持。故自上師處獲得加持,即是自金剛總持獲得加持。修事密、作密、瑜珈密,八十世可獲成就;唯有修無上瑜珈密,即身成佛!
密續主要從印度八十四成就者而來,其傳承毫無疑問源自佛陀。成就者超越時間與空間,能在禅觀之中親見本尊,領受其灌頂、口傳等,而撰造論著或修法儀軌。此絕妙無法以曆史觀點檢視,有學者認爲密續非佛所說,故非佛法,此乃大謬見。佛陀住世示現出家相,依此不可能宣說密續;佛說密續,必須示現報身,譬如化現本尊時輪金剛,傳授時輪金剛密續。不了解個中殊勝、非密乘根基者,是連絲毫密續知見都無法接受的。
佛法遠超知識或常識,深蘊智慧與啓發,具有一種原動力,能改造內在心性,讓我們的存在更爲真實、超越一切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