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記「獻曼達教授」

  記「獻曼達教授」

  

  文/黃意萍

  

  獻曼達是積聚福慧資糧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仁波切詳細的示範獻曼達的步驟。

  師兄們專注的學習獻曼達的流程,最重要的就是要熟記叁十七供的方位。

  

  富貴佛母法會圓滿之夜, 仁波切賜予弟子們獻曼達教授。弟子們期盼已久的獻曼達儀軌教授,終能如願聽聞, 仁波切無量慈悲,令全省各區弟子滿懷感恩,內心更是無比雀躍,在月光皎潔的秋夜,齊聚在高雄那洛巴暖暖清淨的莊嚴道場,珍惜、把握此夜千載難逢的一課。 仁波切一開始隨即告訴弟子們獻曼達之珍貴,令在場弟子心中雜念瞬間消散,專注聆聽 仁波切的教導。 仁波切如是雲:「在菩提心生起,唯一快速積聚福德與智慧的法門,便是獻曼達。」

  

  獻曼達深奧真實本意,用心體會

  在 仁波切詳細解說獻曼達的種類、准備之前行及其象征之意涵,弟子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獻曼達不只是指四加行中的第叁加行獻曼達,還包括一般供養時的獻曼達兩種。供養時的獻曼達儀軌,最常使用于上師升座,當弟子虔誠向上師獻身、口、意供養之前,或是領受灌頂前、後都需各獻一次曼達。兩者區別在于前者較爲嚴謹,後者則較簡單、方便。也基于供養的獻曼達使用頻繁, 仁波切期許弟子們須用心學習正確、如法的獻曼達儀軌。

  仁波切耐心地教導弟子們如何准備獻曼達的前行及其象征意涵,更讓弟子們體會獻曼達深奧之真實本意。例如:獻曼達所用的米應當要找飽滿沒有破碎的米,方爲圓滿。此外,除了米,有時在家自修時准備一些針、不利的小刀及些許的珠寶,叁樣混合,爲了未來能夠生起善的因緣。針及小刀象征在刀兵劫來臨的時候,我們免受刀兵之害;米代表口糧,象征當饑荒劫來臨時,我們免受饑荒之苦;些許珠寶、黃金代表財富,象征未來當我們行佛行利生事業的時候,所需的財富。最後,方巾顔色以白色爲首選,白色代表清淨,因爲,我們要與善業相應。眼中看似平凡無奇的物品竟是象征如此深遠的意涵,讓弟子們在准備獻曼達前行物品更加謹慎用心。

  

  仁波切善巧教導

  由于獻曼達有五層,在口中誦念不熟悉的藏音經文同時,雙手須獻曼達,清晰記住每一個方位。一開始真有些手忙腳亂,但在 仁波切循循善誘,漸進教導,並傳授弟子們訣竅:念熟再記37供的位置。經過幾次的練習,弟子們逐漸産生信心,稍微能跟上 仁波切念誦的速度,及獻曼達的手印。然而,就在弟子們信心滿滿的剎那, 仁波切更是趁勢舉說宗喀巴大師以石頭做曼達盤,獻曼達的手磨到幾可見骨的曆史記載,讓弟子們覺察內心傲慢之毒顯現,警惕自我不要因爲獲得法的教授太容易而輕忽獻曼達儀軌,令弟子們體會每一個法都勝過鑽石的珍貴。接著, 仁波切教導弟子們獻曼達的正確觀念。 仁波切如是雲:

  「獻曼達不僅是所依這些米及珍寶,更重要的是要將我們最珍貴的菩提心一起獻出。獻曼達會令一個人的心豐富、知足、感恩。但在這個時代,卻能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信仰的本質是善良的,但無形中因爲不了解信仰的功德,而助長了貪婪的心,很多人都爲所求而信仰,這不是貪婪的心在作祟嗎?但是,當我們了解獻曼達不是要讓自己獲得什麼?而是自己可以付出什麼?這是不一樣的地方,大家用心體會。」弟子們在 仁波切善巧的教導中,獲得珍貴的加持,心中也霎時轉爲謙卑,增長如獲至寶的智慧。

  

  思惟經藏

  經過 仁波切諄諄教導,獻曼達儀軌已清晰地銘記在每一位弟子們的內心。爲了鼓勵弟子們精進不懈, 仁波切提出問題讓弟子們思惟:「爲什麼獻曼達是在第叁個加行而不是在第一個加行呢?」巧妙地舉出「住在牛棚裏,睡席夢絲的床鋪」令人莞爾的譬喻,讓弟子們深刻體會過去身所造的惡業未顯現時,無法獲得清淨的不舒服感受。了解,唯有排除萬難,完成大禮拜才能堅固信念,清淨身所造的惡業。 仁波切如是雲:

  「第一加行從皈依堅固你的信念,同時在大禮拜之中,也可以清淨自己往昔所造的身的惡業。現代人凡事講求速時,所以四共加行未生起體會的心,修皈依大禮拜就沒有辦法持續,很容易就中斷了。因爲你認爲明天還很美好,所以更容易把今天應該做的事留到明天,當明天又成爲今天的時候,已經做了一個懶惰的行爲,它就會變成一個習慣,很容易就中斷皈依大禮拜。皈依大禮拜很重要的是,考驗一個人向道的心,與其說是考驗,不如說是增長。在這個過程,你會遇到種種的障礙,會有許許多多令你中斷的理由,那個時候就要看自己如何調伏自己的心,說服自己不要退轉,堅持。所以完成一個加行,一個人就像是脫胎換骨一樣,那個前所未有的喜悅真的會生起,因爲你終于做到了,那個時候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會完全的改變,雖然習氣依舊,但是你已經懂得適時地調整自己。」

  接著 仁波切繼續鼓勵弟子們,完成金剛薩埵第二加行,清淨語與意的染汙,獲得心的自在與安定。 仁波切如是雲:

  「金剛薩埵是清淨語與心的惡業。透過觀想,完成金剛薩埵,也是在訓練自己自生壇城、對生壇城的觀想。爲什麼觀想不力?是因爲人的心尚未調伏,妄念太多,所以沒有辦法止于一處。當依止金剛薩埵來學修的時候,逐漸地,禅定會增長,內心會心安,不會一直感覺不踏實,對同樣一件事情的看法,忿忿不平會轉爲平淡;非要不可會變成也可以,這是金剛薩埵的淨化過程。人變得開朗,最重要的是不再爲了某一件事而刻意的去說謊,因爲自己的內心是容不得說謊、不真實的存在。如果你修金剛薩埵有這樣子的感覺生起,就要恭喜你,你真的有獲得金剛薩埵的加持。」

  獲得身語意清淨之後,獻曼達就是具足智慧與福德兩種資糧最快速的方便法門。積聚智慧與福德資糧,才能進入傳承之流,與上師相應,獲得上師的加持,真正領受大手印的教導。 仁波切特別囑咐弟子們謹記在心:「開悟,是依賴上師的加被,沒有上師的加被是無法開悟的。」

  衆弟子起立躬身,雙手合十恭送 導師下座。秋月澄澈,導師對弟子的慈悲加被也如明亮的月光,如影隨形,照亮弟子們蒙塵的覺性。感恩 仁波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