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你可以不生氣 附錄

  附錄

  

  附錄一

  和平公約

  本到梅村的夫妻、家庭或朋友們,常常會在典禮中,簽下這紙條約,讓大家見證他們的誓言。不過,請記得,你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更改條約的內容。這紙條紙的最後一部分,是給佛教徒參考的,你可以依照自己的信仰來改它的內容。

  和平公約 

  爲了讓我們可以長久快樂地相聚在一起,繼續不斷地延展、深化愛與了解,我們在此發願遵守與修習以下幾個事項:

  一、生氣的人,同意做到以下幾件事情

  (一)避免任何可能造成進一步傷害或憤怒的言語行爲。

  (二)不壓抑憤怒。

  (叁)練習念念分明地呼吸,回到自己,好好照顧憤怒。

  (四)在二十四小時之內,用說話或寫和平紙條的方法,把我的憤怒與痛苦,冷靜地告訴那個讓我生氣的人。

  (五)我要用說話或寫信的方式,與對方在這個星期內約定一個時間,可能是星期五,一起將整件事討論清楚。

  (六)我絕不說:“我一點都不生氣。沒有關系!我一點都不覺得痛苦,沒什麼好生氣的。

  (七)當我坐著、走路、躺著、工作或開車時,我要深入地觀照自己的生活,如此,才能清楚地看到以下幾件事:

  1、有時候我真的很不成熟。

  2、我因爲自己的練習而傷害他人。

  3、原來心中那顆憤怒的種子,才是我憤怒的主因。

  4、原來他只是次要的原因。

  5、原來他也只不過是想從自己的痛苦中解脫。

  6、只要他繼續受苦,我也不可能真正擁有快樂。

  (八)一旦我覺察到自己原來是如此不成熟,且缺乏正念,就會立刻向對方道歉,不會等到星期五晚上才告訴他。

  (九)如果我覺得自己還無法冷靜地面對對方,我會先將星期五的約會延期。

  二、使對方生的人,同意做到以下幾件事:

  (一)尊重對方的感覺,不去譏筆他,給他足夠的時間冷靜下來。

  (二)不要求對方立刻坐下來討論事件事。

  (叁)用口頭或寫紙條的方式,與對方確認約定的時間,並且向他保證,我一定會到場。

  (四)如果我覺得可以道歉,就會立刻這麼做,不會等到星期五晚上。

  (五)練習念念分明地呼吸,深入地觀照自己,去了解:

  由于心中憤怒的種子與累世帶來的習氣,我讓他人感到不快樂。我誤以爲讓對方痛苦,可以減輕自己的痛苦,但事實上我使他如此痛苦,也帶給更自己多痛苦。

  當我認知到自己的不成熟與缺乏正念時,會立刻向對方道歉,不會爲自己的錯誤辯駁,也不會等到星期五才做這件事。

  我們在此發願,在佛陀與僧伽的見證下,誠心地遵守並實踐這些誓約。祈請叁寶的護念與加持,帶給我們光明與信心。

  附錄二

  正念五學處

  正念第一學處:尊重生命

  由于體認到殘酷生命所帶來的煩惱與痛苦,我發願長養慈悲心,並且學習各種方法來保護人類、動物、礦物與植物。在生活中,我絕不起殺生的念頭,也絕不殺生,不讓別人殺生,更不附和世界上任何殺生的行爲。

  正念第二學處:慷慨布施

  由于體認到剝削、偷盜、壓迫與社會的不公正所帶來的種種痛苦,我發願長養慈悲心,學習各種可能的方式,以謀求人類、動物、植物與礦物的福祉。

  我發願修行布施法門,將時間、精力與財産奉獻給需要我的衆生。

  我下定決心絕不偷盜,絕不占有應該屬于別人的東西。

  我尊重別人的財産,不過,也將阻止任何爲了個人私利,而將痛苦建築在別人身上,或加諸于地球上其他物種的自私行爲。

  正念第叁學處:負責任的性行爲

  由于體認到不正當的性行爲所帶來的煩惱與痛苦,我發願培養責任心,學習各種方法來保護個人、配偶、家人、社會的安全與尊嚴。

  我下定決心永不從事任何非出于愛與承諾的性行爲,爲了自己與他人的幸福,我決心要尊重自己所許下的承諾,並且尊重別人的承諾。

  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孩童免于性侵害,並且防止配偶與家庭因不當的性行爲而破壞。

  正念第四學處:谛聽與愛語。

  由于體認到煩惱與痛苦往往來自于缺乏正念的言談,以及未能傾聽別人的心聲,所以我發願要學習愛語與谛聽,並希望能因而帶給別人歡喜,解除他們心靈的痛苦。

  我知道言語可以帶來快樂,也能製造痛苦,所以發願要學習如何誠實地說話,並希望我所說的話,可以激發別人的信心、喜悅與希望。

  我絕不散播不確定的消息,也不譴責不確定的事,爲了避免可能造成的分歧與紛爭,或家庭、團體的破裂,我會重新調整自己的言語。

  我會盡力調和與化解所有大大小小的紛爭。

  正念第五學處:正念的消費

  我充分體認到,缺乏正念的消費與飲食習慣,會帶給我們許多煩惱與痛苦。所以我發願,爲了保持身心健康,也爲了自己、家人與社會,我要練習念念分明地飲食與消費。

  我發願只吸收那些有助于身心祥和、幸福與快樂的事物。同時,這些事物也能造福我的家人與社會。

  我下定決定絕不喝酒,也不接觸任何有毒的事物,例如不健康的電視節目、雜志、書籍、影片與對話等等。我知道當這些物質傷害到身心時,我也愧對祖先、父母、社會與未來的下一代。

  爲了自己與社會,我會努力養成適當的飲食習慣,去轉化心中與社會所潛藏的暴力、恐懼與困惑,因爲我已經明白適當的飲食習慣,對自己與社會的轉化有多麼重要。

  附錄叁

  禅修指南:練習深入觀照與釋放憤怒

  你可能會發現,這個禅修指南對幫助你轉化憤怒非常有效。你可以在心中靜靜地跟著這份指南來做,引導自己禅修,或請另一個人幫忙,把它念出來,然後跟著他所說的一步步地做。

  “吸氣,我知道我在吸氣;吐氣,我知道我在吐氣。”我們從這句話慢慢地開始,然後接著說:“吸氣、吐氣”。記得,每次開始坐禅時,都應該先花幾分鍾,以念念分明地呼吸讓心靜下來。當說“吸氣”時,就吸一口氣;說“吐氣”時,就吐一口氣。靜靜地重複這兩句話,伴隨著呼吸,這樣你才能真正地體驗到禅修的精髓。記得不要只是機械式地重複這兩句話,你應該深入地體會與感受它們。每次當你要開始練習禅修時,就先如此呼吸八到十次,而且在每次吸氣、吐氣時,都能念念分明地說出這兩句話。

  深入地觀照你的憤怒

  1、我觀想一個正在生氣的人,吸氣  *生氣的人

  我看到他內心的痛苦,吐氣。   *在受苦

  2、我觀想憤怒帶給自己與他人的傷害,吸氣。  *憤怒傷害自己與他人

  我看到憤怒燃燒、毀滅我們的幸福,吐氣。  *憤怒摧毀幸福

  3、我看到身上那顆憤怒的種子,吸氣。  *憤怒的根就在我身上

  我看到憤怒的根就埋藏在意識裏,吐氣。  *憤怒的根在意識層裏

  4、我看到憤怒的根就在錯誤的認知與無知裏,吸氣。 *憤怒的根就在錯誤的認知與無知裏

  我對自己錯誤的認知與無知微笑,吐氣。  *微笑

  5、我看到生氣的那個人正在受苦,吸氣。  *生氣的人在受苦

  我對那個生氣而受苦的人生起慈悲,吐氣。  *生起慈悲心

  6、我看到那個生氣的人痛苦的處境與不快樂,吸氣。 *生氣的人很不快樂

  我了解他不快樂的起因,吐氣。  *了解不快樂的起因

  7、我看到自己怒火中燒,吸氣。   *被怒火焚燒

  我因自己被怒火燒而生起慈悲,吐氣。  *對自己慈悲

  8、我知道憤怒自己面目可憎,吸氣。  *生氣讓我面目可憎

  我知道是我讓自己如此面目可憎,吐氣。  *我讓自己變得面目可憎

  9、我看到自己生氣時,就像是間失火的房子,吸氣。 *我是間失火的房子

  我要照顧憤怒,我回到自己,吐氣。  *我要好好照顧自己

  10、我觀想自己去幫助那生氣的人,吸氣。  *幫助生氣的人

  我看到自己能幫助那生氣的人,吐氣。  *有能力這麼做

  釋放你的憤怒,與父母和好

  1、我觀想自己回到五歲時,吸氣。  *五歲的自己

  我對這五歲的孩子微笑,吐氣。  *微笑

  2、我看到這五歲的孩子是那麼脆弱,吸氣  *脆弱的五歲孩子

  我充滿愛意地對這孩子微笑,吐氣  *充滿愛意地微笑

  3、我觀想父親變成一個五歲的孩子,吸氣。  *我五歲的父親

  我對五歲的父親微笑,吐氣。   *微笑

  4、我看到五歲的父親是如此脆弱,吸氣。  *脆弱的父親

  我充滿愛意地對他微笑,我諒解他,吐氣。  *充滿愛意地微笑與諒解

  5、我觀想母親變成一個五歲的孩子,吸氣。  *我五歲的母親

  我對五歲的母親微笑,吐氣。   *微笑

  6、我看到五歲的母親是如此脆弱,吸氣,  *脆弱的母親

  我充滿愛意地對她微笑,並諒解她,吐氣。  *充滿愛意地微笑與諒解

  7、我看到父親像孩子般在受苦,吸氣。  *父親,像孩子般在受苦

  我看到母親像孩子般在受苦,吐氣。  *母親,像孩子般在受苦

  8、我在心中看到父親,吸氣。   *父親就在我心中

  我對心中的父親微笑,吐氣。   *微笑

  9、我在心中看到母親,吸氣。   *母親就在我心中

  我對心中的母親微笑,吐氣。   *微笑

  10、我了解心中父親所面臨的困境,吸氣。  *我心中父親的困境

  我決心要努力釋放父親與自己,吐氣。  *釋放父親與自己

  11、我了解心中母親所面臨的困境,吸氣。  *我心中母親的困境

  我決心要努力釋放母親與自己,吐氣。  *釋放母親與自己

  附錄四

  這是個引導你與他人練習“深度放松”的範例。懂得讓身體休息非常重要,當身體感到自在而放松時,心就能得到平靜。練習“深度放松”,對于治療身心是絕對必要的,所以請你經常花一點時間來做這個練習。雖然在此所寫的方法,需要花叁十分鍾才能完成,但是你可以調整其中的內容,讓它更符合自己的需要。你可以把練習縮短成五至十分鍾,這樣每天起床後、就寢前或休息時,都可以練習,也可以加長或加深一點,最重要的是,好好享受它!

  讓自己很…

《你可以不生氣 附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活得安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