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語錄 處世篇(達觀法師)▪P2

  ..續本文上一頁,拒絕是一種坦白。

  ◎話多傷氣,念多傷神。

  ◎多聽不如多思,多思不如多行。

  ◎未傾聽前,勿發表意見;未思考前,勿妄做決定。

  ◎聽出含意,是會聽話;講出心意,是會講話。

  ◎要別人接受,請說明理由;要拒絕別人,請說明原因。

  ◎凡事應先觀察,再聽別人怎麼說;然後請問對方,最後才下結論。

  ◎傾聽的技巧,即是放下自我意識,靜靜的聆聽。

  ◎與人溝通的方法,就是以對方的角度來談。

  ◎多聽增學問,多看明事理,多思少過錯。

  ◎盲目與人起哄是無知,想要別出心裁是幼稚。

  ◎不想做,是因爲沒興趣;不去做,是因爲沒信心。

  ◎想做就不要害怕,要做就不要抱怨。

  ◎對理性者要講理,對感性者要講情。

  ◎友情是建立在信任,愛情是建立在包容。

  ◎不將問題藏在心中,而要積極的去解決問題。

  ◎朋友之交,貴在相互勸勉;夫妻之情,貴在患難扶持。

  ◎人不是用管的,而是用啓發的。

  ◎雖無天時、地利、人和,但可以去學習、去等待。

  ◎先觀察再動作,先思考再說話。

  ◎勿想證明己對,應先承認己錯。

  ◎灰心是成功最大的障礙,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工作是實力的展現,休息是培養實力的時候。

  ◎控製別人是傻子,被人控製是呆子。

  ◎會的先做,懂的先講,其他以後再想。

  ◎預期常使人失望,預設常讓人退卻。

  ◎人若不鍛鏈,是經不起考驗的。

  ◎爭小會失大,爭寵會失信。

  ◎與人相處的要訣,就是要真心接受對方。

  ◎與人談判的訣竅,就是要先滿足對方的要求。

  ◎成功不難,只要專心去做,永不放棄。

  ◎心不專,做不好;意不堅,事不成。

  ◎比賽不論勝負,結果都是痛苦;遊戲不論輸贏,結果都是快樂。

  ◎人爲自在而活,非爲競爭而過。

  ◎意見不合,人之常情,又何必去爭辯。

  ◎與人接觸,便是結緣;善緣惡緣,由您決定。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專長,那是不用心下功夫的結果。

  ◎不要爲生活而工作,要爲工作而生活。

  ◎清楚面對問題,不用擔心問題。

  ◎不要被人情世故所牽絆,但要通情達理。

  ◎人不如我,要教導他;我不如人,要請教他。

  ◎常人經不起考驗,故不要輕易考驗別人。

  ◎不要輕易拒絕,也不要隨意答應。

  ◎我勝于人,則無進步可言;人勝于我,則有成長的空間。

  ◎不用找尋成功的方法,只要面對失敗的原因。

  ◎能服務別人是一種幸福,而不是一種抱怨。

  ◎以牙還牙,這是無知的表現,不成熟的態度。

  ◎只問我怎麼對人,不問人怎麼對我。

  ◎越想改變對方,反而越不能改變。

  ◎真正能順從別人,比勝過他人還困難。

  ◎人聽我難,我聽人難,各自尊重吧!

  ◎人喜歡被尊重,最痛恨被欺騙。

  ◎做錯可以原諒,最不能原諒的是—不認錯。

  ◎對人性不要失望,要懂得體諒人性。

  ◎對個性不要頑固,它隨時可以改變。

  ◎對本性不要修飾,它本來就是如此。

  ◎想不如做,說不如行。

  ◎有了定位,才有方向;有了實力,才有希望。

  ◎對人好,別人不一定了解;對人壞,別人一看就知道。

  ◎想好才開始,做好才結束。

  ◎不知虛名,故爭此名;不知利害,故奪此利。

  ◎名使人傲慢,利讓人貪婪。

  ◎關心別人的要訣,就是恰到好處。

  ◎不要氣餒,因爲還未失敗。

  ◎不要大意,因爲還未成功。

  ◎不要得意,因爲可能再敗。

  ◎累了休息一下,倦了冷靜一下。

  ◎逆勢而行,不如順勢而爲。

  ◎想跳高,必先蹲低;想帶人,必先隨人。

  ◎想要突破,必先改變腦袋。

  ◎記得別人的好,忘了他人的壞。

  ◎勿對己絕望,勿對人失望。

  ◎不與己爲敵,不與人結仇。

  ◎相信別人,總比懷疑別人快樂。

  ◎點頭,結善緣;微笑,示善意。

  ◎人之相處,貴于交心。

  ◎教育之道,在于尊重對方。

  ◎了解別人,才可幫助對方。

  ◎夫妻之道:不懷疑、不抱怨、不後悔。

  ◎言教不及身教,身教不如無言之教。

  ◎冷靜面對,果決處事。

  ◎失去理性,會犯錯;失去智慧,會後悔。

  ◎人誤我,則寬恕;我誤人,則忏悔。

  ◎別人對我好,是我的福報;我對別人好,是我的智慧。

  ◎不知己者,感到寂寞;不知人者,感到無奈。

  ◎讓一切事情單純,生活就可以很簡單。

  ◎能觀極小之處,可擔大事之責。

  ◎世界可以改變您,您也可以改變世界。

  ◎所謂人間,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人傷我,可原諒;我傷己,實不該。

  ◎有德有才國之福,無德有才人之禍。

  ◎製造問題無至有,解決問題有至無。

  ◎不想麻煩,就不要攀緣;想要簡單,就一切隨緣。

  ◎如何讓人們活在希望中,這才是我們思考的重點!

  ◎不是改變人,而是善用人。

  ◎勿存逆我意,一切隨人意。

  ◎無聊的人沒有目標,有聊的人沒有時間。

  ◎人不一定對我好,我一定對人好。

  ◎話不需要多說,事卻要多做。

  ◎當事情發生時,請不要怪罪于人。

  ◎見善能隨喜,見惡當警惕。

  ◎要做就做好,不然就不做。

  ◎對人不求完美,對己不求缺憾。

  ◎不求個人榮辱,但求問心無愧。

  ◎與其討好別人,不如自在生活。

  ◎我們應培養力量,來幫助更多的人。

  ◎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是尊重與信任。

  ◎人不能堅持做件事,是因不知此事的重要性。

  ◎不論什麼事,正當就好。

  ◎要知人意,亦要明白天意。

  ◎自心自明白,莫要人知汝。

  ◎東西的好壞,在于會不會用。

  ◎意氣用事,是不成熟的表現。

  ◎給人希望,不如給人方向。

  ◎真正平凡之人,是不會抱怨及嫉妒的。

  ◎願天下之人,皆勝于我。

  ◎問題總是會解決,困難總是會度過。

  ◎學習贊美別人,不要嫉妒他人。

  ◎上班時,要幫助同事;下班後,要服務家人。

  ◎誤會産生心結,誠意化解此結。

  ◎真理不是用想的,而是透過觀察得來的。

  ◎想而不做,是愚人;做而不想,是莽夫;想好再做,是智者。

  ◎人不如我,故生自大;我不如人,故生自卑;人我平等,不卑不亢。

  ◎適度的改變,是智慧;過度的變化,是愚癡。

  ◎內心要堅強,外表要柔順。

  ◎無自尊心作祟,便能自然呈現;無得失心作怪,便可心平氣和。

  ◎消除瞋恨的方式,就是心懷感恩;除去不滿的良藥,便是將心比心。

  ◎往外追求,終無是處;往內察覺,其心自安。

  ◎改過的人有智慧,遷善的人有道德。

  ◎痛苦是從無知生起,憂慮是從妄想而來。

  ◎感恩的人不會抱怨,慈悲的人不會記恨。

  ◎看別人不順眼,一定是自我內在不寬廣。

  ◎常與人爭,是愚者;與人無爭,是智者。

  ◎無名時,想出人頭地;有名時,想隱姓埋名。

  ◎有德的人,不表現其德;無德之人,卻常誇其德。

  ◎道爲體,德爲用,是名道德。

  ◎受寵是驚,受辱亦驚,不落寵辱,其心平常。

  ◎壞可變好,逆可變順,愚可變智,何事不能改變。

  ◎未做之前,想一下;做完之後,就放下。

  ◎善觀于己者,必善觀于人。

  ◎榮辱本同,得失皆心。

  ◎怪別人問題不能解決,去解決問題才是智者。

  ◎人不要擅自作主,亦不可不負責任。

  ◎我有,當想到別人沒有;我沒有,想到別人有就好。

  ◎知因,當要慎始;知果,當能善終。

  ◎平凡之人,刻意表現非凡;非凡之人,一切安于平凡。

  ◎我們存在的目的,並非要勝于別人、強于他們,而是要成就于人。

  ◎對己要知過、改過、無過;對人要知恩、感恩、報恩。

  ◎面對一切,久了自然不害怕;接受一切,久了自然會習慣。

  ◎獨處之時,不墮落;與衆相處,不自誇。

  ◎當別人說您不對時,勿須解釋;而是要請問對方,我錯在哪裏?又如何改進?

  ◎隨個性過的人,是平凡者;隨理想過的人,是非凡者;隨自然過的人,是智者。

  ◎了解個性,可以修正;了解人性,可以相處;了解自性,可以開悟。

  ◎觀人之行,聽人之言,用人之才,試人之德,此爲知人。

  ◎別人若要,則給予;別人不要,當拾起。

  ◎學習並非一時的需要,而是畢生的大事。

  ◎成長必須透過進修,才能達到您的理想。

  ◎知道不等于了解,了解不等于做得到,做到才是真實的。

  ◎可做當做,大丈夫也;不可而爲,莽夫之行。

  ◎人常想的都是成功,但所做出來的,卻是失敗。

  

《心靈語錄 處世篇(達觀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