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心是道

  無心是道

  

  司空山本淨禅師者,绛州人也,姓張氏。幼歲披缁于曹溪之室受記,隸司空山無相寺。

  

  唐天寶叁年,玄宗遣中使楊光庭入山,釆常春藤,因造丈室,禮問曰:「弟子慕直斯久,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

  

  師曰:「天下禅宗碩學鹹會京師,天使歸朝,足可咨決。貧道隈山傍水,無所用心。」光庭泣拜。師曰:「休禮貧道。天使爲求佛耶?問道耶?」曰:「弟子智識昏昧,未審佛之與道,其義雲何?」師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曰:「雲何即心是佛?」師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無心,佛亦不有。」曰:「雲何無心是道?」師曰:「道本無心,無心名道;若了無心,無心即道。」光庭作禮信受。

  

  向外拜佛,迷失真心;向外求道,不明大道。佛是心,心是佛;佛是覺,覺是心。心覺一切山河大地,心覺一切十方叁世,心覺一切衆生之心,心覺一切無量諸法。

  

  山川草木,不離大地;日月星辰,不離虛空;一切萬法,不離自心。爲何世人總是緣木求魚,于枝葉相上打轉不停?緣見于相,于相起分別;妄心起念,于念生執著。若歸自心,不就一切了得,何來尋尋覓覓呢?

  

  道本無須求,道在汝心中,爲何不見道,有心故不見。有心有執迷,無心自然得,說得亦是假,只爲方便說。了此大道義,道便在眼前,任君暢遨遊,何處不是道!

  

  光庭居士,只見門『庭』若市,不悟心中智『光』;本淨禅師,了悟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一迷一悟,本心無別;一俗一僧,佛性不失。

  

  總言:心中自有道,悟道便是佛,無佛亦無道,絲絲不沾染。

✿ 继续阅读 ▪ 母親的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