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諒人性
談到人性,每個人對此看法各有不同。有人認爲人性是醜陋的,又有人認爲人性是可怕的,還有人認爲人性是自私的、不可信任的;只有少數人認爲人性是善良的、光明的。
綜觀以上所談,簡略來分,人性是有善、有惡的。故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則說『人性本惡』。以孟子論點來說:人不論如何喪盡天良,終有良心發現的時候,故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是以人性光明面來說的。再以荀子觀點來看:人有根深蒂固的毛病、習氣、貪婪、自私等劣根性,所以唯有透過教導加以指正、約束,才可使人改過遷善,這是以人性黑暗面來說的。
我們平心而論,人性是『善變』的。有時善,有時惡;好人也有壞的時候,壞人亦有好的時候。人常因情緒而失去了理智,因無明而失去了智慧,因貪婪而失去了良心,因自保而失去了道義。從古至今,由中到外,皆是如此,因此我們折衷來說,人性是『時善時惡』的。
自古聖賢,總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唯獨小人,才會趕盡殺絕置人于死地。所以人應效法聖賢:「要知道人性,但不要拆穿人性;要體諒人性、但不要對人性失望。」因爲衆生皆是無知的小孩,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