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業清淨

  叁業清淨

  

  六祖言: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人問南陽慧忠國師:「未審心之與性,爲別不別?」師曰:「迷即別,悟即不別。」曰:「經雲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今雲不別何也?」師曰:「汝但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月,水結爲冰;及至暖時,冰釋爲水。衆生迷時,結性成心;衆生悟時,釋心成性。」

  

  迷由心迷,悟由心悟。執著時緣生種種不善之心,如結水爲冰、結性成心;離執時妄心消歸于清淨之性,如釋冰爲水、釋心成性。故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自歸依者。

  

  真歸依者,當清淨己之身口意,如佛所雲:「善護于口言,自淨其意志,身莫作諸惡,此叁業清淨,能作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叁業清淨,即是解脫之聖者。

  

  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憍慢心、吾我心、诳妄心、輕人心、慢人心、邪見心、貢高心。

  

  此言自淨其意。心有不善,意豈能淨,故當除卻諸非心:害人之心名不善,忌人勝己名嫉妒,驕傲怠慢名憍慢,自私分別名吾我,诳語不實名诳妄,輕視不敬名輕人,自恃侮他名慢人,知見不正名邪見,高傲自誇名貢高。

  

  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

  

  此言自淨其身。修行應改正不當之行爲,方能端正身心,不論處于何時何地,當克己慎獨,如印祖所言:「欲學佛法,先須克己慎獨,事事皆從心地中真實做出。若此人者,乃可謂真佛弟子。若其心奸惡,欲借佛法以免罪業者,何異先服毒藥,後服良藥?欲其身輕體健,年延壽永者,其可得乎?」欲想借佛法逃避心中之不善,只不過是自欺之愚人。

  

  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

  

  此言自淨其口。所謂:「開口動舌,無不是業;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最易造罪莫過于口,故行者宜「靜坐當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要隱惡揚善,切勿隱善揚惡,說人是非,揭人隱私,挑撥離間,自贊毀他,常出惡言,若是如此其人罪業甚重,故欲開口時,當叁思而言!

  

  若能自淨其意,謹言慎行,潔身自愛,則是自歸依。

  

  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內心謙下,外行于禮,不論何人,皆當恭敬。心無叁毒障礙,故能見性通達,于一切境界無所滯礙,斯人即是歸依自性真佛也。

✿ 继续阅读 ▪ 由話觀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