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正見
一、深信因果
因果定律,自然法則。重則下沈,輕則上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非不報,時機未到。凡事發生,必有前因;仔細推敲,自能明了。愚者不信,智者深信;凡夫畏果,菩薩畏因。
二、改過遷善
苦必因過,無過則樂;難必因過,無過則安;禍必因過,無過則福;惱必因過,無過則清。知過改過,無過智生。
叁、持戒修福
以戒爲師,佛子當遵。諸惡莫作,能持五戒;衆善奉行,能行十善。持戒堅固,定慧隨之,叁業清淨,自是有福。
四、讀經解義
深入經藏,智慧像海。執理廢事,增長邪見;執事廢理,徒增無明。解行相應,方是修行;依教奉行,方能受益。
五、念佛西學
自力不足,佛力加被,五濁惡世,難以成就,信願持名,西去修學,暫舍禅觀,一切法門,只管去否,莫論迷悟。
若見彌陀,何愁不悟;若往極樂,何憂不覺。彌陀親授,菩薩相輔,朝夕聞法,晝夜修行,若不成佛,釋迦妄語。
六、發願度衆
做人且知,服務大衆;學佛豈能,不度衆生。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十方往返,隨處應化,這樣發心,方報佛恩。
【念佛法要】
一、一切法門,總歸淨心。
修行修心,修心淨心;淨心之要,不外念佛。
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有因有果,無因不成;往昔一念,他日成佛。
叁、所念佛號,功不唐捐。
一聲一聲,念念相續;此功轉深,定見彌陀。
四、憶佛念佛,始能相應。
我念彌陀,彌陀念我;像母憶子,像子憶母。
五、能念自佛,所念他佛。
自心是佛,所念阿彌;自他無二,離相念佛。
六、念佛念心,離心無佛。
念佛念心,自心念佛;念不離心,心不離佛。
七、雖念一佛,即念諸佛。
一即一切,一佛諸佛;光中無量,徧照十方。
八、念佛學佛,必然成佛。
念念彌陀,自然學佛;信願持名,遇佛成佛。
九、發心念佛,學佛度衆。
雖欣極樂,不棄衆生;勸人念佛,即是度衆。
十、念佛爲主,解經爲輔。
千經萬論,貴乎實踐;念佛正行,閱經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