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具有哪些緣才構成菩薩戒中的“見他毀戒心生驕慢戒”?

  具有哪些緣才構成菩薩戒中的“見他毀戒心生驕慢戒”?

  答:同樣的要具有四緣:一,有罪——就是被舉的某個衆生,的的確確是有罪的;二,有罪想——就是自己認爲他是有罪的,如果確實沒有罪的,無犯;叁,不教心——這有兩種:1是由于嗔心而不舉他的罪,以爲有罪就讓他去有罪,不需要他忏悔清淨,這是于煩惱相應的染汙犯;2是由于懶惰懈怠懶得去舉他的罪,這是無煩惱相應的不染汙犯;四,默然同住——就是不教悔是一罪,同食味複一罪,同法味又一罪,此乃隨事各結其罪。我們應該知道,教悔是菩薩應有的責任,至于被教悔的接不接受你的教悔而改悔,這是他的事情,只要做菩薩的盡到自己的責任而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