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5年7月21日
地點:紐約 法拉盛
現在我們在講回向。回向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在我們修法一些時候,就會積聚福德資糧。如果說我們不能回向給有情的時候,這福德資糧會有減損。 譬如說,我們在生氣時候,會感到懊惱, 那我們所修聚福德資糧會有減損。例如我們看到乞丐,原本給了一百塊錢,事後想說,我給了一百塊錢太多了! 如果說我在家裏,還可以買些食物或是牙膏之類等等。這樣子産生一種懊惱的心, 那這種心情也會減損我們的福德資糧。或者說我們會産生驕傲的心,心想我們已經做完十一萬遍大禮拜,你還沒有。這種産生的驕傲狀況,也會減損我們的聚福德資糧。如果我們有將功德回向,或許我們有以上的憤怒、懊惱、或是驕傲的叁種心態,一旦我們做功德回向,便不會受到減損的影響而産生問題。
那我們要做回向,回向要怎麼做呢?第一個,在我們做回向時,先觀想諸佛菩薩知道。那個時候,你可以觀想諸佛菩薩在你的面前;若不觀想,也可以。因爲諸佛菩薩有前知的能力,他們都知道。請諸佛菩薩作你的證人,然後下一步我們追隨諸佛菩薩回向的方式。所以我們做完皈依大禮拜、禅修等等,這些皆爲善行。善行會增加産生好的能量。然後,我們想要把這些好的能量去跟大家分享,讓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都能接受,所有的功德皆回向給有情衆生。不止將我們做得好的能量與其分享,同時也觀想諸佛菩薩好的能量也一齊與其分享,他們的功德分諸于各個衆生,無一漏掉。希望大家沒有障礙。這些障礙包括短暫的,譬如說,病痛或者身體及心理的傷痛。 最終則是希望大家都證到佛的果位。當我們如此誠心發願之同時,我們觀想諸佛菩薩慈悲地看著我們,而後說:“好, 我將滿足你所願。”
所以每次修行前,一定需發菩提心:“願衆生共證佛果,如此我們來做修行。” 做完功課之後, 當然我們將做好的功課、好的能量與衆生一齊分享。真正地分享,就能利益到真正無限的衆生。 每天每天做如此發願,著實與衆生分享,讓所有有情得到利益,自己亦同時得到利益。那麼如果我們將一百塊錢原本給了乞丐,事後想産生懊惱,如果我們給時是如實發願的,如實回向的,則利益他人的功德便較不會減損。當然最好是不要懊悔最好。
今天講回向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來源:妙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