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明就仁波切對臺灣噶舉佛學院學員在印度聚藏寺的一段開示》
很高興大家在工作和家庭忙碌之余,能夠用功學習佛陀的教法。學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聽說大家都非常努力的認真修學,讓人非常感動,在此也特別謝謝大家!
談到修習佛法,首先是要認識什麼是佛陀的教法,第二才是修心,第叁進而打坐禅定。若是我們對什麼是佛陀的教法不太了解,有可能會以爲學佛就是從事一些像是修法持咒啦! 修財神法啦!希望om! all money come my home 啦! (嗡! 願能修盡世間錢財到我家啦!)所以我們首先要先了解佛陀教法與佛法僧的真實意義 !
入門時,若不了解佛法的真實意義,那麼你就無法品嘗“法”的滋味。尤其當你以爲修財神法就是修習佛法,你可能會在失望之余失去信心,仰天長嘯說:“歐! 阿彌陀佛! 歐! 觀世音菩薩! Money 沒有 come in home 啦!”
如果我們真的了解佛法深切的意義,就會對佛法有信心,無論遇到什麼人或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都不容易讓我們對佛法失去信心!佛法不是迷信,佛法比較像科學一樣,我們可以研究、修行、調查所有的因緣。最近佛法和科學的因緣越來越相近。大家都認識愛因斯坦,他曾提到:如果有一種宗教可以吻合科學的,那就是佛教!
剛開始學佛的人,會有一點困難,這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沒有困難,大家都已經開悟成佛了!
學佛二個建議 :
1. 慢慢來!
我們建議的是:要有恒心慢慢來!如果每天讀一個字,那麼一年就可以學會365個字。就像西藏常見的一種裝水的大容器,容器盡管很大,一天一滴的持續下去,總是會有裝滿水的時候。
2. 平衡(避免過與不及的兩種學習態度)
不要要求1-2天就學到所有的課程,這樣很快就會覺得無聊。無聊之余忍不住開始看電視消磨時間,進一步就會覺得看電視的時光“真好!” 因此就不會專心學習。這是屬于學習太快的情形。另一種過于松散的學習則是無止盡的延期:明天再說,後天,大後天,下個月,明年,幹脆下輩子再學!
平衡的態度是:調整每天持續的修學態度,每天修學“一點點、一點點”,即使一天一個字,最後還是會學到很多,終究會成功的。
我們很高興聽到臺灣噶舉佛學院的許多學生,學習佛法非常認真。非常感謝大家對佛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