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是前行法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今天我們要講解一個最簡要的皈依。
我們所皈依的對象是叁寶。在做皈依時,我們要觀前面有一我們可生起虔誠的本尊,或釋迦佛亦可。再觀此本尊含攝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本質,包括我們的上師。因此,當我們向此本尊祈求時,便代表已向一切所有諸佛、上師、本尊、護法祈求。同樣的,當我們在觀修智慧護法時,也要觀其總攝了上師的一切功德和事業。只要我們了解諸佛的本質皆同,那麼修一本尊便已足夠,這是佛法的一個精要。若我們只觀修一尊佛,便只能得到一尊佛的加持,若我們觀所修的本尊含攝了一切諸佛的本質,那麼我們便可以得到所有一切諸佛的加持。
佛有叁種功德,他具足了智慧、慈悲和力量。佛的智慧是遍知的,一天中有多少樹葉落下,有多少種子發芽,佛都能在刹那間算出來,這在顯經裏曾提到。佛也能在刹那間了解所有一切衆生的想法和念頭,包括現在、過去和未來的。這不僅是人道衆生,所有六道的衆生,佛都知道他們的叁世是什麼。此外,宇宙無邊的衆生亦同,佛也能在一刹那間了解他們的七世。所以我們可知佛的智慧是無邊的。就像在座諸位的念頭,無論你有沒有祈求,佛都知道。我們的心是無邊的,而佛的心也是無邊的,但差別在于我們的心由于受惑迷所障而變的極小,而佛的心則已解脫而變得無限廣大。我們的心好比一顆水晶球,若受泥土所包,則裏面什麼也看不見。當把泥土擦淨後,則裏面水晶球的光芒便可以照射到室內及屋外了。同理,若我們能淨化我們的塵垢,便能證得同佛一樣的果位。
我們要生起虔誠的心,觀想諸佛菩薩如實在前,眷顧著我們,我們心中對此全無疑惑。有些人或許覺得我們在這裏向叁寶祈求時,叁寶可能在遠方的淨土,不知有否聽到我們的祈求?其實佛與我們的距離全無長短、晝夜之分。倘若我們明了這一點,帶著虔誠無疑的心去祈求的話,便能很塊得到加持。
但了知佛的功德與不知佛的功德之間所做的祈求,其所獲得的加持力相差很多。所以我們若能將佛的身形及手印觀想的很清楚固然很好,若觀不清也無妨。但我們要有清楚的意念,感覺諸佛如實在前,其次我們要感受到佛的慈悲。佛的慈悲是無量的,不分晝夜、不分季節的照顧著每一位衆生。這就好比一對母子,母親對兒子極爲慈愛,她不分晝夜,盡心盡力的照顧自己的兒子。同樣的,佛菩薩對我們也有這樣的心。這就是屬于佛第二項功德的慈悲心。
第叁項是力量。佛有力量幫助一切衆生,爲他們消除一切痛苦,找尋快樂的根。由于佛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因此,佛能化身千百億到每一個衆生身邊。佛的功德力非常大,但或許有人會想,若佛有如此大的力量,那又爲何有如此多的衆生在此輪回?佛對衆生的業障是無能爲力的,倘若我們不向諸佛祈求,佛亦無法幫助我們。好比那裏有一個大鼓,鼓就像佛的加持力一樣,而我們自己虔誠的祈禱就如同那個鼓槌,我們必須用鼓槌敲鼓,鼓的聲音才會出來,否則鼓永遠也發不出聲音來。若我們沒有發願祈求的話,便永遠無法得到加持。而發的願若大,則所獲得的加持也大,反之亦然。這一切都來自我們的祈求和心力,心若虔誠,便能滿願。
做皈依時,我們要觀想自己和一切衆生直到證得佛果前都要皈依叁寶。接著再觀想皈依境放光溶入自己和一切衆生,而後將心自然而輕松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