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如夢

   人生如夢

   在聆聽教法的開始,首先我們要生起正確的動機和發心,也就是菩提心。

   如何生起菩提心呢?首先我們要想到無始劫以來,衆生不斷在輪回中受苦。而衆生爲何會在輪回中受苦呢?這是因爲他們有我執的關系。人有了我執,便會産生強烈的貪欲和不實的目標,導致受到極大的痛苦。但六道衆生的痛苦、執著和無明等,若我們能透過自已的心,仔細去觀察思考的話,便會發現它們的本質均爲空性,所以事實上它是不存在的。

   一個人若想從輪回苦海中解脫,便一定要對空性有所了解。但空性不易直接了解,因此,我們必須間接透過舉例的方式來做,而最好的例子即是我們的夢。在夢境中所顯現的車子和種種情緒等,均是由我們的心中所造作出來的,故其本質亦爲空。但若我們不了解夢的本質時,便會對這些東西産生惑迷而信以爲真,進而對夢境中種種痛苦、快樂等的情緒生起執著心。證悟空性可讓我們了解我們的生活如同夢境。夢中的車禍和發財等均非真實,因此,世間的苦樂受對一位悟者而言,也不産生任何影響。

   那洛六法中的睡夢瑜珈便是根據夢境中的修行而來的。睡夢瑜珈如何修呢?一開始在我們睡覺前,我們要有一個強烈的想法,那就是今天睡覺若做夢的話,我一定要清楚知道我是在做夢。若能帶著這樣的心情去睡覺,那麼做夢時,便會知道自己是在夢中。若能清楚了然自己是在夢中,那麼要過河時,便可漂浮在水上,而不會沈下去。而當我們慢慢更加熟練時,便會在夢中看到兩個或更多的自己,或甚至看到自己的神識離開身體。睡覺時,我們在夢中可以到印度看那些印度人在做些什麼,或到佛國淨土見到諸佛菩薩,或在六道中看到其他的衆生等。我們爲何有這種能力?或者說,我們爲何可以如此自由自在,甚至可以改變夢境?這是因爲我們了解到自己是在做夢的關系,而心的力量則足以改變一切。所以即使我們到地獄,地獄的烈火也無法燃燒到我們。

   爲什麼 我們可以去改變它呢?其根本僅在于我們的識與不識而已。當我們了解那是一場夢,或發現人生畢竟有如夢一般時,就能對它真正做些什麼。但若想真正了解人生如夢時,我們就必須要斷除我執。在我執斷除後,任何的快樂與痛苦便再也無法影響我們,或傷害我們。對快樂的期待過高,便有可能反招痛苦,而且期望越大,失望和痛苦也隨之成正比。佛曾說過,這一切都是幻滅的,都是無常法。輪回中的快樂其實都是苦,而輪回中的苦更不用說了。

   爲何輪回中的快樂亦是苦呢?那是因爲衆生帶有執著的關系。有執著的快樂到頭來仍是苦,而其苦在哪裏呢?苦根乃在于執著今生的名利地位等等。所以雖然我們或許可以獲得世間的一切,但若失去時,也不必太傷心,或執著放不開,因爲一切都是無常會變的。

   快樂之源

   我們此生所要努力的就是獲得快樂,但快樂從何而來呢?快樂乃來自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有許多人想得到快樂,但卻不懂得尋找它的方法。所以快樂須從我們的自心,而非任何其他錢財或物質上的東西去尋找。有些人把快樂寄托在名利地位和錢財的獲取上,認爲這些都是快樂之源。其實我們對外在物質的信任和信賴本身就是一種無明,而由于無明,我們所做的一切事也都是顛倒的、痛苦的。我們所求的這一切其實都是輪回中的法,輪回中的法其本質是無常的,所以常會改變。當遇到改變而失去時,人有時就會想自殺。

   雖然一般人對物質的信賴是百分之百,但爲何當他們得到時,卻沒有原先所期望的那般快樂,有時反而痛苦越多?有了錢便擔心失去,越有錢便越舍不得好好去做些事,吝惜之心更是有增無減。他們日夜擔心何時錢會用光,何時又會再變窮等,給自己招來許多壓力。每晚睡前便開始盤算明天的交易,擔心明天有人會把他擠下去,或爬到他的頭頂上去。而早上醒來就開始數錢,看數目到底有無增加。如此日夜操心、擔心,導致心神不甯。好比最近股市一直跌,有人變得很緊張,看到人就發脾氣,跟誰都處不好。這樣害了自己,也害了周遭的人。而有些做股票的人感覺樂在其中,以爲自己很富有、很快樂,其實他只是苦上做樂罷了。就如同一顆果實一樣,看起來很甜美,但實際吃下去時,才知道是有毒的。同理,若我們只追求物質上的享樂,而不識其本質的話,遲早都會招來痛苦。但另外有一種人,他們雖然過著平凡的日子,但卻比別人活得好。他們沒有浮誇的目標,平常夠吃、夠穿、夠用便已覺得滿足富有。其實一個人是不需要那麼多東西的,假如面前擺了一堆山珍海味全吃到肚子裏的話,很可能就會撐破肚皮。或者人有一堆房産,每天要去照顧整理,但很可能在他還未走完全部之前,便已在半路上死掉了。有許多人並不了解這些,所以這就是痛苦的根源所在。

   在這麼多的衆生中,誰最富有,最沒吃虧呢?就是那些心中常感知足的人。在一切事物的幻滅中,他都能隨緣自在。人原本便不需要那麼多,也不必擁有那麼多,是人的欲望無窮的關系,才會要求那麼多。當一個人的內心獲得滿足快樂和平靜時,是很值得我們羨慕的,而這也是作爲一位修行人的快樂所在。修行人的快樂乃建立在調伏自心、認識自心的基礎上。縱然他擁有財物名利,也一點都不執著,而僅會以平靜的心去享受這一切。無執並不意味著什麼都沒有感覺或反應,而是說一個人不必去操心,讓其順其自然。會得到的就會得到,得到了,也不必太強烈的去執著它。而若能厭離它的話,則是更好不過了。我們再做一個比喻。倘若我們把椅子放得越高,摔下來時就跌得越重。所以當我們的目標放得越高而得不到時,痛苦也會越多。

   雖然我們不應執著快樂和痛苦,但世尊所傳給我們的法道就是要給予我們快樂的。原因何在?因爲世尊的教法可以讓我們消除一切執著,而當我們遠離一切執著時,那樣的快樂才能恒久不變。好比前面我們所提到的夢境。好夢我們生貪愛心,惡夢則生恐懼心,這是由于我們的執著和習氣使然。但當我們了解好夢與惡夢都只不過是我們內心的作用時,便能對自己有所改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