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
純智法師著
作者簡介
養覺法師,字純智,筆名漂泊。69年生,俗姓程,祖籍安徽桐城。92年完成學業後,禮上一下誠大和尚出家于江西永修雲居山真如寺;95年受具足戒于山西五臺山碧山寺;97年在寶山閉關學律,2000年出關。出關後,先後受聘爲河北省佛學院等國內多所佛學院的教授、律學講師。
自序
首先非常感謝學人的依止師,河北省佛學院院長上淨下慧大和尚,在老人家大力推行的生活禅——“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理念的感招下,應邀從南方到北方來弘揚戒律(到省佛學院來授課),才有這個機緣。另外更加感謝學人的剃度師上一下誠大和尚,能夠成就學人四處參學。
而後由于弘法的需要,在基層與居士們的接觸中,了解到絕大多數居士們,根本不明了佛教戒律。有兩個極端:一是不願守戒律,自由散漫,我行我素,這個樣子跟沒有學佛又有什麼兩樣,甚至連最簡單的“人”都沒有做好,怎麼能得到學佛的好處呢?二是左得出奇,大有唯我戒律“最”清淨,自我感覺“高”人一等,故作神秘,瘋瘋癫癫,走火入魔,其實這是以身謗法,給人的印象是,沒有學佛還可以,學佛後反而變壞變神經了。須知佛教戒律是最圓融、最中道、最民主、最自由自在的,如果學佛比做牢還辛苦,設想還有誰敢來信仰佛教呢?學人曾經在張家口,有一次乘車,駕駛員就問學人,“你們是佛教嗎?”學人說“是的。”“你們佛教真好,可是我不敢信。”學人問他爲什麼?他說:“聽你們教徒講,你們佛教不准吃葷,又不准吃晚飯,那我可受不了。”你看,不懂戒律,不圓融明了戒律,就會造成這樣,使許多世俗人不敢信仰佛教的嚴重後果。
本書是學人在基層弘法時,由衆居士的提問彙集而成,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向居士們回答複雜的戒律明相,由于學人的律學和文學知識有限,肯定有不如法的地方,請大德和讀者們諒解。
本書主要參考《南山四大部》、《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相》;弘一律師的《在家律學》、《在家備覽》;聖嚴法師的《戒律學綱要》等。
在整理本書時,得到了柏林寺首座明海法師及《禅》刊編輯黃明堯居士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並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向幫助和支持本書出版的各位大德菩薩們,頂禮致謝。如果本書能有一點功德的話,就請回向給他們。
佛曆二五四五年春
公曆二零零一年二月
學人純智整理于趙州祖庭柏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