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對治
2005-5-27
臺中興善吉祥慈善佛學會
今天的課程,是心的體性或心的真如。
所謂心的體性或真如,其意思就是指智慧的、光明的、大手印的部分,這樣的內容其實是需要具德上師及非常具有根器的弟子,才有資格傳這個法。課程的安排雖是如此,但我們今天還是談談坐禅的內容,對于見的部分、道的部分、修的部分…等等,我們作一個解釋。
對于在藏傳佛教當中,有關于坐禅的見、修、行的這個部份,根據上師及傳承的不同,會有很多不同的解釋,而今天所講的是吉祥獅子的傳承。修持吉祥獅子之見、修、行的法門,首先必須先祈請及頂禮叁寶總集之上師,如果我們在修持見、修、行這個部分的時候,把根本上師及所有的傳承上師都觀想與自己無二而去行持見、修、行的話,那麼就可以達成見、修、行最後的證果。
吉祥獅子所專有的這個法的特色是,這個法一開始就講到所有的根本及傳承諸上師結合,而形成這個法的特色。在見、修、行這叁個部分當中,我們先看吉祥獅子之「見」,見地的部分。吉祥獅子在這裏所談到見的部分,也就是沒有造作的,或是說我們所講的心,或者是大手印、大圓滿、光明…等等,其實也就是在指這個心,在法界當中沒有所謂的輪回與涅槃,即是法界的實相,即是吉祥獅子所說的「見」。這樣的一個見呢,吉祥獅子說這個見就是「隆伽朗晉」見,昨天我們在坐禅的時候也提到禅的部分,那時候所提到這個「見」是依照密勒日巴尊者的講法所講的,密勒日巴談的是空性智慧的見,而今天所提的見是「隆伽朗晉」的見。
如此的見是沒有迷亂或是沒有造作的見。如此的見,我們由打坐的時候,入住在「止」而達到「觀」的境界,而這裏所講的觀也就是對空性的認識,空是沒有善與惡存在,而是由大悲心所攝受的一個空性。
然後是吉祥獅子關于修的部分,在修的部份當中也就是剛剛在見的時候所談到的空性,是以大悲心作爲它的內容,也就是「修」的部分。因此,在修的時候,這種空性是以大悲心爲它的內容,這裏所談到的空性不是跳脫善與惡的空性,那我們在談到空性的時候也會談到內空與外空等等,這所有的內空與外空也是以大悲心作爲空性的內容所修持的法,例如泰钖度仁波切有一世叫作卻吉
內,他談到現今有人在修持空性,所修持的空性是完全的空,或者說不承認有善的存在或有惡的存在,所有的空是完全的空或單純的空,然而吉祥獅子所講到的或本身所談到的空性,則是以大悲心或者說對無量的衆生有慈悲,而以菩提心作爲修持基礎的內容,就是這裏所談到的「修」的部分。
然後就是吉祥獅子「行」的部分,這樣的行是結合見的部分、修的部分與利益無量衆生的行爲,或者說結合見與修的部分所生起的勝義谛的內容,也就是勝義菩提心,然後以菩薩萬行的行爲如理如法的去度化衆生,就是這裏所談到的「行」的部分。因此,在談到「行」的時候,已經有了「見」與「修」的部分,這樣的行就叫作是佛的麥芽,因種田而發芽的麥芽,而這麥芽也就是菩提心。如果有行者要去修持它,這樣的行者就要選擇深山來閉關,要完全放棄今生今世所有的事情,完全爲了來生來世來修持剛剛所談到的見、修、行。縱然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的放棄今生今世所有的事情而在山裏面修行,如果能對于見、修、行有一些了解,或者把自已的心朝著吉祥獅子所談到的見、修、行而接近它的話,這也具備無量的功德。有什麼功德呢?最簡單來講,由于我們對見、修、行的認識,讓我們對于今生今世的執著可以少一點,而且我們在今生今世很多疑慮或期盼等等的煩惱也會變得很少,縱然今生今世當中沒有辦法逐漸增長自己的善,也可以讓自己非常的安心,這也是吉祥獅子在法本中所講到此法所具有的加持功德。
如果剛剛所談到的見、修、行的內容沒有去掌握、沒有去認識它、了解它,然後跟一些修學的弟子開示有關于心的本性及大手印、大圓滿的內容的話,那對于傳法上師或聽法的弟子來講都會遭受護法的懲罰。也就如同昨天所講的我們在修法時所有的修法由菩提心去開始,透過修持菩提心慢慢的去增長自己在坐禅當中「止」的部分,然後也可以提升自己對于「觀」的修持,那我們對于萬法不離空性的見地也慢慢的去了解,等到自己「觀」的能力慢慢提升之後,我們就可以請求根本上師傳授大手印、大圓滿之法,縱然自己想修大手印或大圓滿之法,如果根本上師沒有允許讓弟子去修持,也是不可以去修持這樣子的一個法。
對于初學佛法的人或者對于一般的人來講,在佛法當中的修持都是以聞、思、修爲方法,如同馬爾巴大師所講到的,初學的或一般的人在修行當中所有的疑點,都是透過自己的聞、思、修來去除它。那我們這些弟子也會有很多接觸佛法的機會,也會有很多傳法上師開示佛法且各大教派都有,因此,當我們有這麼多因緣可以接觸佛法或者受法于傳法上師,這些都是聞思佛法的部分;縱然聞思是一個很主要的部分,而這裏所講的聞思是學習佛法,那麼我們爲什麼說聞思佛法是主要的一件事情呢?是因爲我們最終是要去修持佛法,如果你要修持佛法,就要先從聞思開始,因此我們說聞思佛法是主要的一件事情,那它的目地在哪裏?也就是要去「修」,才需要去聞、思。因爲生命本身是無常的,因此在短暫的生命當中,我們沒辦法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也沒辦法掌握我們可以活多久,因此我們要盡快的去掌握聞、思、修。
在一些寺廟或僧院當中,有一些老的堪布或老的喇嘛都會教導,縱然你明天就會死掉,你也要去聞思佛法、學習佛法,我們也許覺得這樣的講法是不對的,因爲僅僅學習佛法、聞思佛法是沒有辦法完全解脫的。我們身爲噶舉的傳承,是在修持大手印的教法,大手印的法如同金剛總持所預言、所授記的,如果行者受持大手印的法,而對于叁昧耶戒沒有絲毫的受損,那麼他今生今世可以即身成佛,這是最上等的。那麼沒有如此的人呢!也有可能中陰當中解脫,或者七世至十叁世就可以解脫成佛。修持大手印,在過去有無量的菩薩成佛,這些成佛的菩薩沒有一個是僅僅
學習佛法或聞思佛法就可以成佛的,因此,聞思之後的實修,是非常重要的。
剛才說我們找不到僅透過聞思而成佛的人,那麼在聞、思、修叁者當中什麼最重要呢?就是修持最重要,那我們再來看有沒有因爲沒有學習佛法而靠「修」而成佛的人,其實是有的,也就是密勒日巴。他說他沒有看過一個字也沒有學習佛法的過程,他是完全掌握根本上師的口訣一直修到成就果位。
因此,我們對于聞、思、修的內容,並不是今天知道就可以滿足的,我們除了掌握聞思之外,更應該懂得掌握修持,就如同有錢財的人,如果一直把錢財放在那裏不動的話,這錢就沒辦法用了,我們有錢可以去吃飯、穿衣服
等等,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我們要把聞思應用在修行上面。
因此,我們可以聞、思、修這樣的次第來修持聞、思的內容,而透過聞、思、修這樣的次第慢慢進入,進入到止的部分,再進入到觀的部分,觀修一切法是空的,也可以觀修萬法無自性的部分。我們慢慢的提升自己證量的部分,那麼我們所有的苦難或不願意想到的、看到的、聽到的事情,都會慢慢的離開我們,最後也會發現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造作的,更會發現所有的不幸不是來自于外在,而是自己的內心所製造出來的東西,這樣的一個道理。
希望今天所講的幾句話,對于各位將來在修持當中都有受用,而且對于佛行事業也都有大大的幫助,這是一個祈願。所謂的佛法不是只限于這裏的壇城,所謂的佛法也不是指穿一件出家人的衣服,也不是指自己的手上有沒有念珠,而是經藏的部份及跟隨釋迦牟尼佛之後的一些大師所留下來的一些論典,把佛說的經以及密續-論著當中的這些內容,用自己的心去修持,這才叫作佛法。
佛陀也說過:『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法』。希望各位不光掌握聞思,更希望各位在聞思之後對于佛法的修持能精進,也希望各位在聞思修當中,都能獲得諸佛菩薩的功德力。
我們作回向,回向傳法上師所講的幾句法,也回向受法弟子所聽到的幾句法,我們把所有的這些功德積聚在一起,爲衆生作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