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老和尚提倡“多元文化”,對“五年學戒”的基礎是否有影響?

  老和尚的教學是“五年學戒”,五年遵守一位老師的教導,聽一家之言,一門深入,長期薰修。現在老和尚提倡“多元文化”,這對于初學者聽那麼多知見,接觸那麼多人事,請問對“五年學戒”的基礎是否有影響?

  “五年學戒”是祖祖相傳的原則,我們一定要遵守,如果不能遵守,決定不能成就。自古以來,無論在家、出家,修行證果的人都是這一條路成就的。現代人學佛,學了幾十年沒有成就,就是不知道這個門路。

  有沒有影響在你自己。你會受影響,是你對于這些原理原則沒有完全了解;真正了解,不但沒有影響,還有許多助緣與功德。

  今天我們提倡多元文化,其實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也就是多元文化,不過沒有這個名詞而已。《華嚴經》幾百個族群,那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衆生,用現在話說,是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他們都能生活在一起,合爲一個大團體,這是華藏世界,這已經明顯告訴我們了。

  我們看到近代社會的動亂和衆生的苦痛,原因是人與人之間不和,族群與族群之間不和,宗教與宗教之間不和,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和,帶給這個社會動亂與災難。佛法修學的目的,就是幫助衆生離苦得樂,苦從迷惑與不和而來,樂從覺悟而來,破迷開悟之後才知道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社會才會安定,世界才會和平,這就是我們在此地推動多元文化的目的。

  在多元文化活動當中,學佛的人要做最好的榜樣。這個榜樣就是跟隨一位老師,學一家之言,讓他們看到,“學佛人懂事、有智慧”,我們做出榜樣給他們做參考,讓他們看到、聽到,去反省思惟。我們用這種方法幫助他,這就是對衆生修學最佳的貢獻。所以,它可以相輔相成,這裏面決定沒有矛盾。

  “五年學戒”,這是一般的規矩,如果不是利根,這個時間要加長。我跟隨李炳南老師,老師要求我五年,實際上我遵守他老人家的規矩十年。我不是利根,我守十年的約束,循規蹈矩,把自己的根基紮穩,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沒有矛盾,一個是自行,一個是化他;五年學戒是自行,推動多元文化是化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