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爲“我思故我在”這句話有一點問題,但又說不出問題在哪裏,請法師開示。
這句話是外國哲學家說的。“我”到底是什麼?誰是“我”?“我”在哪裏?能夠說得出這句話,已經比一般人高明得太多了。一般人執著這個身是我,他知道身不是我,而是執著能夠思惟的這個是我。佛法講能夠思惟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意識是執著,你把第六識、第七識當作“我”,錯在這個地方。所以,“我思故我在”,是把第六識、第七識當作“我”,比一般凡夫見解高明,但是連佛法的小乘都比不上。
第六識、第七識不是“我”,能夠把第八識看作“我”,這就高明多了。但第八識也不是“我”,真如本性才是“我”。本性在哪裏?《楞嚴經》說在六根的根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在舌叫嘗性,合起來稱爲“見聞覺知”。這個性是“我”,它是真心,它能變能現。而我們身心世界一切萬物,包括虛空,是所現所變。
佛經言:“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句話很難懂。世間的哲學是把能與所分開,這個好懂,這是世間人的見解。你要是真正明了“能所是一不是二”,在宗門就稱之爲“明心見性”,教下稱爲“大開圓解”,你就不是凡夫,你是菩薩,菩薩與凡夫差別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