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叁人都學佛。小女孩五歲得了婦科病,走了很多醫院,病沒治好,一家叁人也開始吃素。孩子想吃肉,媽媽說:“肉有毒,吃了得病!”孩子就不吃了。媽媽每天都帶孩子做早晚課、念阿彌陀佛,但到現在孩子的病也沒好,孩子的爸爸、媽媽也有病。整天忙上班、忙治孩子的病、忙家務,早晚課念佛、聽經,忙成了一團。請法師開示。
學佛,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佛法的道理與修行的方法,如理如法修行才能得到佛法的好處;若不懂道理,方法又不明了,就是盲修瞎練。學佛要有善知識的指導,最好就近找一些有修行功夫,而且又明理的人,向他們請教,這樣比較好。
修學要顧及自己的生活環境。佛法契機契理,我們依照佛教理論方法修學,但是自己在生活環境上有障礙,要如何適應和改進,這都必須面面觀察清楚,才能懂得方法對治。
素食確實是有好處,許多奇怪的病症多半都是從飲食而來,所以能夠素食比較好;但是佛教人要恒順衆生,絕不帶絲毫勉強。中國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所以在梁武帝之前,中國的出家人也不是素食。現在全世界學佛吃素的只有中國人,除了中國之外,日本及西方的佛教不吃素,泰國、斯裏蘭卡的佛教也不吃素。絕對不是說吃素就有很大的罪過,只可以說,素食對于健康有好處。不吃素能不能往生?一定能往生。爲什麼?“淨土五經一論”沒有說吃素的人才能往生,不吃素不能往生,我們要以經典爲標准。
梁武帝提倡素食,是他讀到《楞伽經》中說:“菩薩慈悲,不忍食衆生肉”,而得到啓發。所以,不吃衆生肉是培養慈悲心。我們今天素食有沒有慈悲心?如果沒有慈悲心,我們還不如天天吃肉的人,那個吃肉的人對于苦難衆生真的去幫忙、去救濟。由此可知,世出世間善法總在發心,發心要真誠,這才是真實的功德。
修行要如理如法,一定常常讀經、聽經,若對教理沒有相當的認識,要做到如法修行確實不容易。所以,我常勸初學同修首先發心將《了凡四訓》念叁百遍,因爲沒有讀叁百遍,印象不深刻,在日常生活提不起觀照功夫。每天念一遍《了凡四訓》,天天不間斷,用上一年時間,印象就深刻了,起心動念就會想到《了凡四訓》的教訓,這樣確實能幫助自己改過自新。要契入佛境界,我們要修學《無量壽經》,每天至少念一遍,幫助我們念念當中提得起觀照功夫,讓我們想到佛在經典的教導,我們依教修行,念念不違背佛的教誨,這樣才會有成就。對于佛的教導不熟悉,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依舊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樣修行功夫當然不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