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的說要“一念不生”,有的說要“觀想淨土”才能往生,請問何種正確?

  有的說要“一念不生”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的說要“觀想淨土”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問何種正確?

  都對也都不對。怎麼說都對?與自己根性相應就對,與自己根性不相應就不對。這些方法,有的人做很有效果,有的人做沒有效果,這就是根性不相同。

  總的原則講,在修學過程中有兩種狀況出現:一種是“昏沈”。聽經也好,念佛也好,止靜就更不必說了,打瞌睡,這叫昏沈。另一種是“掉舉”,就是妄念很多,不用功還不覺得,愈是想用功,妄念就愈多。

  “一念不生”、“觀想淨土”這兩種是對治的方法,掉舉時妄念很多,就用“一心不亂”來對治妄念,一心不亂是修定;昏沈時就用“觀”,用念佛加上觀想來對治昏沈。這是治病的方法,要看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毛病,就采取什麼樣的方法來對治。如果你這兩種毛病都輕,就不需要,一句佛號念到底,注意調身就行。

  念佛是以經行爲主,念佛堂也要懂得這些方法。我們在《華嚴經》看到德雲比丘,他是修念佛法門,他的念佛方法偏重在經行,是以繞佛爲主。如果繞的時間久了,累了就可以坐下來,我們稱“止靜”。繞佛時要出聲念佛,止靜時不出聲念,但可念也可不念,如果不念就注意聽繞佛同修念佛的音聲,這樣就能攝心。坐久了起來活動時,拜佛最好,拜個幾十拜,保持心不散亂。“心淨則佛土淨”,往生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清淨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