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講《阿彌陀經》時,提到凡夫往生極樂世界在四劫或五劫之內就能成佛,爲何世尊在《觀經》說,下下品在蓮花裏要滿十二大劫才花開?請問這兩部經的時間觀念有什麼分別?
這兩部經時間觀念沒有分別。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叁輩九品,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才要十二大劫。十二大劫“花開見佛悟無生”,要是與一般法門來比較,時間縮短太多了,其他的法門要“叁大阿僧祇劫”。若是下中品、下上品,時間就更縮短了。而凡聖同居土中品、上品往生,我們都能做得到,所以若是中、上品往生,我的計算大概只要四劫到五劫就成佛了。
我們認清了淨宗法門的殊勝,才會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爲何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因爲這一生這個機會失去了,來世想再遇到這個法門就很難了,“一失人身,萬劫難複”。所以,決定要把這個機會抓住,我這一生就要去,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的想去,是決定可以滿願的。如何能肯定這一生往生?理論、方法都在經典上,一定要如理如法的修學。淨土宗的五經一論都說得很清楚,而任何一部經典都能幫助你成就。我們現在選擇《無量壽經》,它對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得非常詳盡。
修行從哪裏下手?《無量壽經》的“叁輩往生”、“往生正因”將方法講得很詳細,而其總綱領就是從“善護叁業”下手。叁業能清淨,念佛就決定生凡聖同居土。若能再提升自己做到“觀法如化,叁昧常寂”,就會生實報莊嚴土。生實報莊嚴土,成佛不會超過一劫,一生就成佛了。這是佛在經論裏教導我們的根本法,若不能依教奉行,往生淨土必有障礙。因此,經不能不讀,理不能不清楚,方法不能不明了,如理如法的修行決定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