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經文】“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于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複有人,于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譯語】第十六章 持誦般若 淨除宿業
“再告訴你,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這般若經,假若被人輕蔑、鄙視,那是是因爲他在前世所種的罪業。既有罪業,則來世應該墮入地獄、惡鬼、畜生叁惡道中],受盡苦難。但因現今持誦此般若經,遭不明善因人的輕賤緣故,他的宿世罪業,由于讀誦般若的殊勝功德,此生可以完全消滅,因除果現,罪滅福生,[依此不斷修行],將來還當得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①“
“須菩提,我回憶過去無量阿僧祗劫②,在未遇到燃燈佛之前,曾經遇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③諸佛,我都一一全心全意親手供養,沒有空過的。若是有人,在後世末法中,能夠受、持、讀、誦此金剛般若經,他所得到的功德,與我所供養那許多佛的功德相比較,我是百分不及其一,千萬億分不及其一,甚至不是數字、譬喻所能表述的。”
“須菩提,在後世末法時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他們所得的殊勝功德,我如果具體而詳細地說出來,或許有些人聽了思想會發生狂亂,狐惑遲疑不能生信,須菩提啊!要知道這金剛般若經的義理甚深,是不可思量言說的,他的殊勝果報也是不可思量言說的!”
【注釋】①誦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若爲人輕賤,這是此人前生惡業轉輕或消滅的象征。因爲宿世中所造的罪業深重,應當墮于叁惡道中,受諸苦報。但由于潛在的業尚未遇緣而發,感受果報。再則另有善因,仍得人身,又以善根未泯,得聞此經,信解受持,今因誦經的功德力,使信心清淨,惑業盡空,受輕視的微報,往昔所造一切惡業,悉皆消滅,未來不再受惡道的果報。
②梵語阿僧祗。漢意爲無量數,意思是無法計算,爲古印度極大數目之一。在印度六十種數量單位中,阿僧祗是五十二位數。據稱一阿僧祗爲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萬萬爲億,萬億爲兆),這些古印度的天文數字,常見于佛教經論中。劫是極長久遠的時間名稱。據佛經記述,釋尊從因地修行到證入佛果,曆經叁祗劫,得值百千萬億諸佛,承事供養;第二阿僧祗劫末,得遇然燈佛,爲之授記說:“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
③梵語那由他。漢意譯爲“兆”,也是古代印度極大數量的名稱之一,佛經中凡以大數量形容的,往往用此,但諸經說法不一,通常認爲,一“那由他”爲千億之數。此外,就印度一般的教法而言,一“那由他”爲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