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峰明本禅師傳 後記

  後記

   讀史,可以使人了知曆史的全貌;讀傳,可以使人體會傑出人物的曆程。對于一位將身心獻于佛教事業的人來說,這兩者如同望遠鏡與顯微鏡一樣不可或缺,必須交互使用,甚至同時使用,方能在浩茫無際的佛法海洋中暢遊。學佛,不正是使自己浸潤于深廣般若之中麼!

   筆者多年來,功夫多用在禅宗上,對《五燈會元》、《指月錄》以及一些著名禅師語錄,也曾花了不少力氣去參究。高僧的人格是偉大的、感人的,但能震撼人心的爲數不多,誠如中峰明本禅師所說:“尊居方丈,萬指圍繞,如優昙出現光明,烨烨照應古今,千萬人中,一二人而已。”如晉代道安、慧遠、法顯大師,唐代的玄奘、法藏、惠能、一行等大師,的確如鳳毛麟角。他們著述豐富,傳記詳實,讀後使人感到有一種至剛至大至淨之氣鼓蕩于胸,不由自主地感慨萬千。但禅宗內的高僧,卻如深山中的迷霧一樣令人難以捉摸,首先是禅師們的機鋒棒喝玄而難解,使門外之人望而卻步;再則就是大多傳記皆語焉不詳,學道悟道過程又過于離奇,全無理路可循。宋代禅宗文獻雖稱齊備,但僧人們多處富貴鄉中,受朝廷和士大夫們的禮敬,故其禅語雖睿智無窮,文采斑斓,但總少那麼一種激昂奮發、震撼人心的力量。

   筆者有幸獲得了撰寫《中峰明本大師傳》的機會,在撰寫過程中,筆者領略到禅宗內還有一種深沈笃厚、锲而不舍、艱苦卓絕的精神。從前筆者也曾寫過不少有關禅宗的文章,但大多浮光掠影,僅就其表層境象作一番描述而已。而這次撰學中峰禅師傳,卻把筆者引入了一個可歌可泣,新奇別致的天地之中。中峰禅師傳記詳實,文集又有叁十叁卷之富,故使筆者追隨其後,亦步亦趨,反覆感歎不已。

   元朝乃北方遊牧民族全面統治中國的時代,成吉思汗的子孫神武骠悍,弓馬娴熟,但對中華的詩書典章,衣冠禮儀,初始尚不甚了了,甚至不屑一顧,故使中國士大夫沈淪百年,中華文化也一時落入低谷。雖民間亦有一批傑出之士辛勤耕耘,但已無力恢複唐宋規模。

  在這“萬馬齊喑”的時代,中峰明本禅師以其卓絕的修持,精深的禅悟,獨特的人格,廣博的學識,清冷飄逸的文風脫穎而出,奏出了雄渾幽雅,震撼百年的交響樂,使人歎爲觀止!若讀者能在這部傳記中,調好自己心中的琴弦,明白宇宙人生之奧秘,確立自己生活的方向,並能獨樹個人的人格,也是筆者萬千之幸了。

  一九九八年浴佛日于四川省佛學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