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21. 非出于利己的善意行爲,會帶來最高最美的利息。
1922. 因爲我愛得更多,所以我得到更多。
1923. 人生不只是生存而已!
1924. 在愛心的付出上,越陷越深,但也越感到生命的充實感。
1925. 「愛」最偉大之處,就是打開了人生的窗口。
1926. 沒有能力愛人比沒有人愛更可憐。
1927. 愛是學習付出,也是學習接受。
1928. 如果仇恨是一種疾病,愛是惟一的解毒劑。
1929. 若有人把愛關在外面,他注定是悲劇的主角。
1930. 真實的愛是誠實、勇敢、不給人壓力、不計較得失。
1931. 愛心是快樂的基石,它爲所有靠近它的事物帶來歡樂。
1932. 爲了目的、爲了回饋而做事,是世間的方法,在佛法裏,我們不爲任何收獲而做事。
1933. 如果我們想付出愛,就是在追尋心靈的成長。
1934. 一切以利他功德爲前提,一切以脫衆生苦厄爲懷,則自身無事,心胸漸寬。
1935. 依戒律的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
1936. 要做一位菩薩,不可自己好就好,要利益他人。若利益自己,無明煩惱就會一大堆。
1937. 不舍大悲,行于無相,而度群品。
1938. 一切苦的主要原因,還是自我珍愛的心,它的解藥就是珍愛別人。
1939. 如果存心時刻都想利益大衆,則不但衆人可得利益,即自己也可以得到利益。
1940. 無限的和善,是所有真正偉大人物,所擁有的天賦和至寶。
1941. 發自內心的好意,是一種有價值的資産,它是一種無聲而重要的力量。
1942. 「善行」是一個人生命中唯一快樂的行動。
1943. 其實善行並無大小之分,每一個良好的行動皆是。
1944. 我們所做的善行,並不需要等待自己有相當基礎時才做,而是隨時隨地去實行。
1945. 喜悅並非行善的報酬,而是行善的本身。
1946. 唯有無我,才能獲得快樂。
1947. 愛心與善意,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即使小小的,默默的,不知不覺的。
1948. 最甜蜜的聲音,是仁慈的話,它永遠帶來陽光。
1949. 如果人們都能以慈善、同情及人道的行徑來剔除禍根,人生的災禍便可消減過半。
1950. 如果不是拿無言的誠懇和慈悲的香油,任何東西都無法將傷口的毒針拔掉。
1951. 讓動物受苦是完全缺乏慈悲的表現,對動物慈悲並不是因爲人是萬物之靈,而是人必須跟所有的生物共患難。
1952. 最難轉讓的東西就是—仁慈,它總是又被贈送回來。
1953. 只是等待著要做各種善事的人,絕對連一件都不會去做。
1954. 慈悲和友善,永遠比憤怒和強暴有力。
1955. 愛的升華爲慈悲,慈悲的升華爲大慈大悲。
1956. 能夠計算的愛是貧窮的。
1957. 無論何種生命:若弱、若強、若可見、若不可見、若將生、若已生—皆願彼幸福,無一例外。
1958. 仇恨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愛才可以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1959. 佛因入慈心叁昧,所以對一切衆生皆可降伏。
1960.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爲別人著想,便是慈悲。
1961.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一切。
1962. 凡事心存慈愍,而不幸災樂禍。
1963. 「非常」的慈悲,能解決非常的痛苦。
1964. 倘若你生長在一個都要你死的世界中,你又不能言說,有何感想?(去市場看看吧!)
1965. 慈悲即如來。
1966. 無私的愛是最美的禮物。
1967. 了解到真愛就如同太陽的升起,心靈也會像蓮花般的盛開。
1968. 不與感情相呼應的同情,只不過是一種僞裝的自私。
1969. 生活中如果沒有愛,就是生活在罪裏。
1970. 慈悲—凡事忍耐,凡事相信,凡事寬恕,凡事隨喜。
1971. 有了大慈大悲的心,所有的功德都在裏面。
1972. 真正的仁慈不是指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本身的成就。
1973. 對大地萬物不存仁愛之心者,可謂賤者也。
1974. 懂得關懷、體諒別人的人最有魅力。
1975. 人不可犯不道德的行爲。心中應該洋溢著至高無上的愛。
1976. 不企求任何的回報,並且不斷的付出和給予,那才是「愛」的真谛。
1977. 「愛」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旅行者,它從永恒走向永恒。
1978. 在「慈悲」中,必要的犧牲是很自然的來臨。
1979. 爲天下蒼生福祉而活的人,永遠得到上蒼之福佑。
1980. 失去愛,生命就像木偶。
1981. 普愛萬物而無遺,此即開悟之道。
1982. 愛是生命之主,了悟此者,即充滿了活力和創造力。
1983. 不納智者之忠告,猶如大海小舟,失去方向。
1984. 佛說:「人應當自作歸依,還有誰可以作他的皈依呢?」
1985. 僅僅說一聲「我相信」,並不能表示就擁有了真理。
1986. 踏進罪惡的同時,就是走向毀滅。
1987. 心是一切法的根本,他如工畫師一般,能畫出世間百態。
1988. 沈默是金,你若不開口,閻王老子也拿你沒辦法。
1989. 妄語是一切惡業的根本。
1990. 人應舍利己之心,努力于助人。猶如從一把火炬點燃幾千人的火炬,其火炬依舊不變,幸福不論分給多少人,亦不會減少。
1991. 貪求愛欲而不知足者,如舉著火炬,逆風而行。當然會燒到自己的手和身體。
1992. 貪愛能令人無惡不作。
1993. 真理並不需要標簽,有了標簽只是獨立了解真理的障礙。
1994. 今日應做的事不延至明日,而確實完成,才是過好一日之道。
1995. 今夜睡著,明朝仍醒來,怎說死後便一了百了呢?
1996. 無知爲貧窮之母,罪惡之源。
1997. 憎恨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1998. 佛是感性與理性升華到最高點。
1999. 愚蠢的人,既冥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像碧綠的蘆葦在驕陽中被割斷一般,一下子枯萎。
2000. 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更非睿智。
2001. 煩惱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煩惱,想解脫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縛不了他。
2002. 「無所著」是,得到一千萬,還是一覺到天明。
2003. 美的極致就是「安詳」。
2004. 如是因如是果,佛家沒有原罪觀念,你若不怕人殺你,無妨殺人。
2005. 越難鍛煉的鐵,價值也較高。
2006. 罪大惡極,莫過口業。
2007. 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
2008. 「無知」,是無形的致命癌。
2009. 錯誤不一定是罪惡,如果錯誤就是罪惡,那麼「成功者」便是滿身罪惡的累積。
2010. 智者應能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2011. 真實的是原本的(本性具足),原本的即是最初的,最初的也是最後的。
2012. 勞動是收獲必然的付出。
2013. 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範圍就大,每一個人都喜歡跟他在一起。
2014. 如果有人告訴你:「據說……。」「據說」兩字,就有一半不是事實。
2015.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2016. 死亡不可怕,懼怕死亡的心情才可怕。
2017. 嘉言沒有行爲相隨,就像風吹河邊蘆葦。
2018. 身心不健康的人,是社會一種負擔。
2019. 最好的醫生應該是自己。
2020. 當你大便通暢的時候,心情會很好。
2021. 一顆蛀牙,臭死大嘴巴。
2022. 花樣越多,越顯出一個人的淺薄,如同水流,只在淺灘上才水花四濺。
2023. 不要說出真相,有時候是一種義務。
2024. 每只手,皆有兩面,人各有見,見見不同。
2025. 人類的沈著,有時候不如一只蜘蛛的鎮定。
2026. 不「留戀」則心無挂礙。
2027. 保持秒秒安詳,是一種高級的觀念。
2028. 從不灰心,是成功人的金字招牌。
2029. 智者求「真」不求「似」。
2030. 製服自己的人,便得自由,也是作自己的主人。
2031. 世界上有天才,但是他下的苦工比別人深。
2032. 心靈不能統一,精神即成分裂,什麼都會反應過度,造成負擔。
2033. 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害己亦可傷心,這是一種危險的心理病,治療這種心病,佛門有個妙方叫做「隨喜功德」。
2034. 謙虛是聖人的本來面目。
2035.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
2036. 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征。
2037. 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2038. 不驚、不喜、不怒乃涵養真處。
2039. 沒有覺悟的人—如一條河中的水一樣,與他人相同,流轉向前。
2040. 自以爲例外的人,其實仍是宇宙中毫不起眼的一個。
2041. 學成好的「習性」,是生活第一要義。
2042. 羨慕別人就會忘卻了自己。
2043. 當意識作用時,一切變化的顯境,亦如影片般的虛幻不實。
2044.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是建立在少數主觀偏見者的好惡之上的。
2045. 「我欲」是貧窮的標志。
2046. 及時的服務和現成的禮物一樣,有雙倍的價值。
2047. 禅—安詳、喜悅、甯靜、自由。
2048. 一個人如果不從內心原諒人,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2049. 在適當的時機,做適當的事。
2050. 成功的秘訣是忠于目標。
2051. 走出象牙塔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2052. 醫生難醫命盡之人,佛陀難度無緣衆生。
2053. 用一湯匙蜜,比用一桶汽油,更容易招引蒼蠅。
2054. …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