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四)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四)

  1200.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1201.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1202.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于罪業愈深重的衆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愍他,而不應該遠離他舍棄他。

  1203.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1204.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大悲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205.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1206.人家怕你,並不是一種福,人家欺你,並不是一種辱。

  1207.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1208.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

  1209.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爲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210.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

  1211.我能爲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爲你吃東西。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個人了。

  1212.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1213.人類最大的錯誤,在于不敢承擔聖人的心。

  1214.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

  1215.如果你准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于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1216.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

  1217.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後的結果,才能評定。

  1218.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1219.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幹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1220.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只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了什麼?失去什麼?

  1221.我們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費在文字語言的捉摸上。

  1222.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1223.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爲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1224.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債。

  1225.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1226.信佛,學佛,不是爲自己,乃是爲一切苦海中的衆生。

  1227.佛不渡無緣的人,不能渡的人,我們就把他當做菩薩來看。

  1228.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1229.一般人在遇到對方的權勢大,財富大,氣力大,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這算什麼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負了你,對不住你,但他什麼都不及你,你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而你卻能容忍他,認爲他的本性和我一樣,只是一時糊塗,或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熏染罷了,你不必與他計較,能在這樣的情況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1230.如果我們放眼從累生曆劫去看,那麼一切的衆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眷屬?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冤,個個與我有冤。這樣子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再就智慧愚笨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人可能變愚癡,愚癡的人也可能變聰明。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這絕對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

  1231.世界原本就不是屬于你,因此你用不著抛棄,要抛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爲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1232.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1233.欲爲諸佛龍象,先做衆生馬牛。

  1234.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1235.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1236.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

  1237.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

  1238.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1239.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啓悟你的內在。

  124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1241.征服世界,並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1245.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1246.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1247.想編織未來的美夢,現在正是時候。

  1248.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1249.填得飽你的肚子,卻填不滿人心貪念。

  1250.聖人可以掌握時空,而凡夫卻被時空所限製。

  1251.老實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1252.犯了過錯,造了罪業,別人知不知道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1253.善于保護自己的,永遠謙虛談話。

  1254.好、壞,都會隨時間消失,沒有例外。上蒼對時間的安排,絕對平等。

  1255.「禅」,就是要在心中留點空間,好作回旋。

  1256.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1257.作事不怕不成,只怕無恒。

  1258.佛是覺悟的衆生,衆生是在迷的佛。

  1259.凡有追求,必定有煩惱。

  1260.要做好你個人的衛生,尤其「心理衛生」最爲重要。

  1261.健康,是真正的財富,不要糟蹋它。

  1262.見一切人皆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則心自息怒。

  1263.心能平等,我們就能處于一個和諧的世界。

  1264.兩個人吵架,甲對乙說你很主觀,乙對甲說你並不客觀,主客二觀,無所標准,是非永遠存在。

  1265.凡愛說人不是者,往鏡前一站,鏡中出現一個醜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1266.舍(放下)盡一切(包括煩惱),當下自在。

  1267.善惡之間,總在一念。一念錯,全盤皆輸。

  1268.行善不求回報,無緣(條件)大慈,同體大悲是聖者之行。

  1269.大貧亦是大富,一無所有、了無牽挂,甯靜談泊、恬然自得。

  1270.花開、花謝,生死、死生,人的真實生命在哪裏?

  1271.有一位皇帝,登上城牆說:「這麼多人,國必強勝」,高僧說:「我只見到兩個人,一個貪名,一個圖利」。

  1272.看看十年前的種種計較,今覺可笑,若十年後反觀今日的爭執,應會莞爾,由此可知對于時間每個動點上的執著,只會徒增我們的煩惱而已。

  1273.聖人的偉大,在于他的平等心。 

  1274.說得千裏路,不如走一步。

  1275.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間。當互相尊重。

  1276.智慧,是愚癡人心中的掃把。

  1277.貪婪的火,灼傷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涼在你的心中。

  1278.用你心中的溫暖燭光,點燃你周圍的另一支燭光,這世界就亮了起來。

  1279.平凡是最難演得好的角色。

  1280.不要用貪婪、嗔怒、愚癡的眼睛看這個世界,別忘了你還有美麗、智慧、悲憫、寬恕的另一只眼。

  1281.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佛陀慈悲的垂訓,牢記之。

  1282.不放逸,自製、自律、有智慧的人,不爲瀑流漂蕩,能自作島嶼。

  1283.透過語言,任何事情多少會有偏差。

  1284.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時方知遲。

  1285.不懂得利用環境來調整自己的人,如同行屍走肉。

  1286.不要報複,報複心能令人痛苦。

  1287.盡責任的人生,才有踏實感。

  1288.一個人在絕境時,還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難得的。

  1289.千裏之路,始于初步—不可忽略初發心。

  1290.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不謙則自狹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1291.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爲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任然。

  1292.嫉妒,是難以踢開的絆腳石。

  1293.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獨樂,殊不知人人若都這麼想,就人人都得不著快樂。

  1294.人間之大智,在于洞悉本身之弱點。

  1295.向天丟一把斧頭,一定會墜地。誹謗他人,只會傷害你自己。

  1296.想得到真摯的對待,唯一的秘訣就是真摯。

  1297.過于沈溺于自我的才華,會使人與你疏遠。

  1298.掌握現在的人,就能擁有一切。

  1299.當你懂得生活的樂趣,就能享受生命帶來的喜悅。

  1300.寬恕他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榮耀。

  1301.輕視他人的人,得不到真實的贊美。.

  1302.懶惰之人,才是真正的貧窮。

  1303.真理雖然沒有名字,但是卻永恒的存在。

  1304.治療自私與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犧牲。

  1305.當你將自己奉獻出來的時候,你就真正得到生命。

  1306.將生命耽于安逸、放縱,…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