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長壽息風法

  略述《長壽息風法》-持松法師普傳

  超逸 

  

  持松法師于1971年初曾著有《幾種呼吸法》,未曾出版,但早在他的《師奘文集》文庫中如《菩提心論纂注》、《攝大乘論義記》等撰述中都提到了呼吸方法,但因佛經中不談健身長生,只求人能從各種苦難中解脫出來,故持松法師將呼吸方法只是分散在各著作中,其用意甚明,如有素養者用心閱讀法師著作,自會領悟其中奧秘而得大益。

  茲征得恩師持松大阿阇黎生前許可,另摘錄其著述《幾種呼吸法》中之叁種,以飨讀者,有益身心,亦師尊之悲願也。

  

    一、九次呼吸法

  

  想自身全身通明透亮,身有叁脈管,中間都是空的。中脈上起印堂(腦門)、貫到背脊,下通會陰。

  右脈是靠中脈右邊上起右鼻孔,左脈是靠中脈左邊上起左鼻孔,均過背脊下通會陰。

  叁個脈管都在脊骨的內面,中脈粗細如蘆杆,外藍色內紅色。左右兩根脈管粗細如麥杆,左脈紅色,右脈白色。想清楚後用左手無名指按左鼻孔,以右鼻孔吸氣,氣由右脈管至腦門後經背脊抵會陰處,然後將此氣過入左脈管內,徐徐上升經過背脊至腦門,同時放開掩左鼻孔的左指,由左鼻孔徐徐呼出;如此做叁次。

  再照上法用右無名指掩右鼻孔,以左鼻孔吸氣,氣由左脈管至腦門後經背脊抵會陰處,然後將此氣過入右脈管內,徐徐上升經過背脊至腦門,同時放開掩右鼻孔的右指,由右鼻孔徐徐呼出;如此做叁次。

  再用兩鼻孔同時吸氣後,左右兩無名指同時掩兩鼻孔,從兩鼻孔吸進的氣分別循左右兩脈管至腦門後行經背脊至會陰處,左右兩脈管的氣合在一起進入中脈管內徐徐上升,由背經腦門由鼻孔將氣呼出,呼時先放掩鼻孔的兩手指,如此亦做叁次,純熟後不用掩鼻孔亦能做。

  吸時想空中的好精華吸入自身,呼時將濁氣病障排除幹淨。

  此九次呼吸法是爲初入門者設,是自然呼吸法(正呼吸)。打通全身脈管、經絡,使全身氣血通暢運行,促進新陳代謝。

  密教各宗教派都有此入門的呼吸方法,有的名“九節佛風”或“九節風”,其基本概念及收效相同,但各派別如藏密各脈管顔色各有不同。

  

    二、唵 嚂 字觀

  

  (一)清淨法身(界):這是成就中最重要的修法之一,先吐出濁氣一次,然後吸氣,吸時臉帶微笑。觀想頂上有一月輪,如十五日之滿月,中涵一藍色嚂字,放紅光,隨吸氣由頂門下降至下丹田(臍下叁寸)定住,然後輕輕自然呼吸,觀想自身嚂字放光遍照明亮、清淨安樂,圓滿湛寂、如在滿月之中,可靜定片刻。

  (二)正行:吸氣,默想(意念)白色唵字氣隨吸氣收腹時(反呼吸)吸入臍下丹田,同時觀想此藍字氣即是本尊上師十方叁世諸佛之“身金剛體性”,吸入至丹田後,不呼不吸住氣片刻,令此氣遍滿全身喧骨髓及毛發爪甲;然後微微呼氣,呼時意念藍色之嚂字氣,轉成無數化身佛,供養本尊上師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及六道衆生鹹得安樂解脫,隨由鼻孔徐徐出氣,鼓腹。此一吸一呼之觀想謂之一息,初練時可分幾個出入息觀成,反呼吸(臍呼吸)也可慢慢練習,配合觀想自然而成,做數次後入于靜定。

  (叁)要領:吸白色唵字布滿全身、住氣隨氣長短,不能硬行憋氣,呼藍色嚂字,原則用臍呼吸,如年老體衰者仍可用自然腹式呼吸。

  (四)姿勢:按靜坐修定跏趺坐式要求,但平坐、平臥松靜後均可觀練;純熟後不拘行住坐臥都在此之中,心、佛、衆生叁無差別。

  

    叁、瓶氣法(又名寶瓶氣、住氣長壽法)

    功法:吸時由鼻孔吸入之太空中精華由頂門入自身一直降到丹田滿月輪嚂字中會合,然後分向兩股,先到足心,後兩手心,覺得光氣所到之處,一切疾病煩惱均從全身毛孔中排除;又想氣從足底上升至丹田停住、上身及手心之氣也下降到丹田會合。吸氣時上閉口、下縮肛;如上下兩個瓶口封閉其口,使氣不外泄。然後持氣、愈久愈好,至氣忍不住時,徐徐由鼻孔出,不要出盡,稍留空氣,把余氣貫入中脈,慢慢消失;徐徐呼時可輕輕松肛;如此連續做幾次。

  開始時可用自然腹式呼吸,純熟後可改用逆呼吸,即反呼吸,吸時腹凹陷、呼時腹鼓起,效果更好。持氣時如覺憋氣不順,可加改自然呼吸,待氣順後再做,練後自覺身心輕快、舒暢無比。

  瓶氣做得好,呼吸自然隨後進入勻、長、細、緩,轉入龜息、全身脈絡打開,更轉入骨髓、皮膚呼吸,即自身小宇宙與法界大宇宙呼吸同步同頻,對以後深入禅定、開發智慧起極重大作用,只覺朗朗覺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覺行圓滿。

  

    注

  一、此文原載《東方氣功》一九九七•四•雙月刊,作者爲持松法師弟子超逸,現附錄于《持松法師》(楊毓華著),本文有刪接。

  二、“二、唵、嚂字觀之(二)正行”中“嚂字氣即是本尊上師十方叁世諸佛”,似應改爲“唵字氣即是本尊上師十方叁世諸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