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乘佛法心要·小乘

  小乘

  

  有些人認爲藏傳佛教是大乘(注1)佛教,也有些人認爲藏傳佛教是金剛乘佛教,實際上,我們不能說藏傳佛教只是大乘或只是金剛乘佛教。在西藏,佛法又稱爲“叁不變(three immutables)”或“叁重金剛(threefold vajra)”,意指西藏的佛法包括小乘(hinayana)、大乘(mahayana)及金剛乘(vajrayana)叁乘的法教。更明確地說,藏傳佛教具有小乘的外在修持、大乘的內在動機或菩提心,及所謂金剛乘的秘密知見與修法。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須要同時了解佛教這主要的叁乘。

  我們必須了解佛陀傳法時,他並非以大學者的身分或以證明某種特定的哲學觀點爲目的在傳法,他的願望是呈現廣博、深奧的佛法精髓及真義。因此,他給予適合弟子能力的開示。他所給予的一切開示,不論長短,都是直接順應前來聽法的弟子的修行次第。當然,衆生的能力及理解程度不同,他們學習及了解佛法的欲望及意願也不同。倘若佛陀只教導他自己所領悟的甚深法教精義,除了少數極度聰敏及精進的弟子之外,很少人能了解佛法。但是,佛陀給予各種不同的開示,使根器及需求不同的衆生都能開展自性,逐漸契入廣博深奧的佛法。分析起來,佛陀的法教可以分爲叁種主要的修持方法或叁乘。

  佛陀的適切方法,幫助了不同根器的弟子,因此,在相對的層次(注2)上,每一位弟子都從佛陀的法教得到某些利益;在究竟的層次上,佛陀的一切法教都有同樣的目的。當我們以相對的眼光來分析佛陀的法教時,我們可以將之歸納爲叁種層次;但是,當我們以究竟的眼光來分析時,我們只能找到一種層次或一乘,因爲一切法門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小乘

  叁乘當中的第一乘是小乘,小乘的字面意義是較小的一乘,但是這決不表示小乘的法教比較不重要。事實上,小乘的法教非常重要,因爲它們適合很多佛弟子的根器及需要。若沒有這些特別適合智慧或精進力有限者的法教,許多衆生可能永遠也無法踏入大乘的法道。若沒有小乘的法教,許多修行者可能無法在佛法上有所進步,因爲他們可能永遠不會踏上修行佛法之正道。修持佛法的這條道路如同一條樓梯——較低的梯階就是較低的梯階。這並不表示它不重要或可以被忽略,因爲若沒有較低的這一個梯階,我們就永遠無法到達一棟建築物的較高樓層。它是必要的一個梯階。顯然,“小乘”一詞絕對沒有貶損的涵意,它只是以實際的角度來描述修行的道路。

  小乘的基本法教是佛陀初轉*輪時的開示重點。這些法教的主要傳授地點是印度古城波羅奈(Benares),也就是現在的瓦瀾那西(Varanasi)。

  小乘法教的主要論點是四聖谛及二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