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結從心解 也有次第
內容提要:
世尊以華巾绾結解結爲例,引導阿難明白,解脫心中根結,也有次第。初解之時,先得人無我;及至空性圓明,成法無我;得法解脫後,把空相也空掉,便說是菩薩入叁摩提,得無生法忍。
原文
于是,阿難及諸大衆,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沈垢。
即時,如來于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幾。引手于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于大衆前绾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
白話解
阿難及大衆聽了佛的無上慈心的教誨,聽了佛唱的偈言,長頌短偈,精辟晶瑩,微妙透徹,都心開目明,歎前所未聞。
阿難合掌對佛說:“佛大慈大悲,毫無保留地爲我們開示了性淨妙常的真實法句。我還未通達六解一亡及解結次第的道理,還請垂大悲心,憐憫會衆,並爲將來衆生,再施法音,洗滌沈垢。”
即時,如來在獅子座整理貼身內衣,束緊外披袈裟,攬七寶幾,伸手從幾上拿起夜摩天供奉的華巾,當大衆面把華巾绾了一個結,讓阿難看,問:“這是什麼?”
原文
阿難大衆俱白佛言:此名爲結。
于是如來绾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
阿難大衆,又白佛言:此亦名結。
如是倫次绾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
阿難大衆,亦複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爲結。
白話解
阿難和大衆都對佛說:“這是一個結”。
如來在這個绾了一個結的華巾上又绾了一個結,再問阿難這是什麼。
阿難和大衆又對佛說:“這也是一個結”。
如來照樣共绾疊華巾,绾了六次,疊成六個結,每次绾成一個結,都拿著這個結問阿難這是什麼。
阿難和大衆都一一回答佛,照樣說這也是一個結。
原文
佛告阿難:我初绾巾,汝名爲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叁,雲何汝曹複名爲結?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绾,得一結名。若百绾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雲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叁不名爲結。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绾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于意雲何?初绾結成,名爲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
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曆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白話解
佛問阿難:“我第一次绾巾,你說是結,這華巾只是一條,第二次、第叁次你們爲什麼都說是結?”
阿難對佛說:“世尊!這華巾是用花疊起來織成的。雖然本是一體,依我思量,如來绾一次就得一個結,若绾百次,便有百結。而這華巾今時只有六個結,還未到第七結,亦不止是五個結,爲什麼如來只許最初绾的是結,其後绾的不是結?”
佛告訴阿難:“這寶華巾,你知道只有一條,我绾了六次,就說有六個結。你認真想想,這巾是一體,绾的結有差異。你想過嗎?最先绾的結,說是第一,繼續绾結,直至成第六結。我想把第六結說是第一結,可以嗎?”
“不可以啊,世尊!有了六結,第六終不能叫第一。我一生中所見,明辨事理的人,怎會把六結亂叫次序呢?”
原文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
則汝六根,亦複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複雲何得?
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于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雲何成?
白話解
佛說:“是的。這六結雖然是同一巾绾出來的,但每個結名次不同,總不應該亂說名次。
你的六根也是一樣道理,畢竟同是覺知根,各各所起的作用畢竟異。”
佛告訴阿難:“你嫌這六結不好,希望只成一體,怎得成一體?”
阿難說:“有了這些結,便生出了許多是非。于其中,這結不是那結,那結不是這結。如來今日若把所有結解了,沒有結,便無彼此了。一也沒有了,哪裏還有六?”
原文
佛言:六解一亡,亦複如是。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于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阿難言:此勞同結,雲何解除?
白話解
佛說:“六解一亡,正是這個道理啊!
由于你無始以來心狂亂,妄生知見。不停的妄想妄念,便見妄塵妄相。若眼睛發勞,見空中狂花,在湛然精明中,無故亂起妄相。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都是狂勞顛倒的空花。”
阿難問:“這種狂勞與所成的心結,怎樣才能解除?”
原文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
不也,世尊。
旋複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
不也,世尊。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雲何解成?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于結心解即分散。
白話解
如來手握華巾左邊往左拉,問阿難:“這樣能解嗎?”
“不能啊,世尊!”
如來又手握華巾右邊往右拉,問阿難:“這樣能解嗎?”
“不能啊,世尊!”
佛問阿難:“我今向左拉向右拉,都不能解,你試設個方便,告訴我,怎樣才能解?”
阿難說:“世尊!應當在結心解,才能分散。”
原文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于結心。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鹄白烏玄皆了元由。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白話解
佛告訴阿難:“對了,對了。想要解結,要從心解。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但這種因緣,不是粗淺的世間和合之相。如來闡發世間法出世間法,知其本因都隨所緣生,乃至遠處一滴雨水,亦知其詳細狀態。眼前種種景物,松樹直,荊棘曲,鴻鹄白,烏鴉黑,都能了知其原由。
因此,阿難,隨你選擇六根中任一根,若能解除根結,塵相自然消滅。妄念妄識亦都消亡,還有什麼不真?
原文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萦,得同除不?
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绾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雲何同除?
佛言:六根解除,亦複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叁摩提,得無生忍。
白話解
阿難,我現在問你,我把這寶華巾,绾了六結,能把六結同時一下子解脫嗎?”
“不行,世尊!這六結本是順次绾成的,也應順次解了一結又一結。六結雖同一體,但不同時成結,怎可以同時解脫?”
佛說:“解脫心中根結,也是一樣。初解之時,先得人無我;及至空性圓明,成法無我;得法解脫後,把空相也空掉,便說是菩薩從修習叁摩提,得無生法忍。”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九 第二十六章 結從心解 也有次第》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