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八 第二十二章 察煩惱根本 辨六根功德

  

第二十二章 察煩惱根本 辨六根功德

  內容提要:

  世界的世,指時間遷流;世界的界,指空間方位。眼根只有八百功德,耳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舌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鼻根只有八百功德,身根只有八百功德,意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如能深入一門,證得妄想不生,即時,六根都得清淨。

  

一 六根是招賊入室的根本

  原文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于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爲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雲何降伏取如來位。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

  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爲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衆生世界,生纏縛故,于器世間1不能超越。

  

  1 器世間 器世間即人們所認識到的物質世界,人們的六根對著物質世界,便在心中生出了色界,貪著色界的妄有,便形成了人們各自的器世間。

  白話

  佛說:“再說第二決定作用。你們既已決定發菩提心,決心舍棄諸有爲相,修菩薩乘,便應當詳細審察煩惱根本。無始以來的種種業障,如何發生、如何滋長?誰給你煩惱?

  阿難,你修習菩提,如果不認真審察煩惱的根本,則不能知虛妄的根塵在何處發生了顛倒。你尚不知顛倒之處,怎談得上降伏煩惱,入如來位?

  阿難,你看,世人想解開繩結,如果不見結在何處,怎麼去解?

  沒聽說過有人把虛空解開的,因爲虛空沒有形相,無結可解。

  煩惱是賊,你的六根便是招煩惱賊入室的根本。招賊入室,自劫家財。正是這個根本,使得你們被無始衆生世界縛纏,無法超越器世間。

  

二 世爲遷流 界爲方位

  原文

  阿難,雲何名爲衆生世界?世爲遷流,界爲方位。

  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爲界。過去、未來、現在、爲世。

  方位有十。流數有叁1。

  

  1 流數有叁 《楞伽經》、《楞嚴經》、《六祖壇經》等大乘經典,都認爲叁世是時間的叁個時段。說前生是什麼,前生死後投胎成今世,今世死後又投胎成第叁世,這些說法,是對淺根小智的人說的方便法門。

  白話

  阿難,怎麼稱爲衆生世界?世界的世,指時間遷流;世界的界,指空間方位。

  你現在應當知道,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下,稱爲十方,即十方界,過去、現在、未來,稱爲叁世。

  方位有十個,時間分爲叁個時段。

  原文

  一切衆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

  四數必明。與世相涉,叁四四叁,宛轉十二。流變叁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1有千二百。

  阿難,汝複于中,克定優劣。

  

  1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古文“德”字與“得”字同義。六根功德,指六受用根的功能所及的範圍。

  白話

  世人妄業交織成心中衆生,隨著時間遷流,空間變換,便成變化萬般的世界。

  雖然只施設十方界,已大致可明位置方向。世人可清楚指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下的方位是模糊的,中心沒有方向。

  相對來說,東南西北四方是明確的,人們便把四方配叁世,便有了十二世界。把每一世界按十方分成十世界,有一百二十世界。再分一次,每一分十,便得一千二百世界。

  阿難,世界分成一千二百功德,你試考察六根功德,判定哪個優,哪個劣。

  

叁 六根功德 孰優孰劣

  原文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叁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叁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迩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驗于鼻根,叁分阙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白話

  譬如眼根觀物,前方看得分明,後方看不見,左右兩邊,看不齊全,只能見叁分之二。總計能見到的,功德不全,在叁份功德中,有一份不得。爲總數的叁分之二,當知眼根只有八百功德。

  譬如耳根聽聲,能聽十方界的聲音,不論遠近,不論動靜,都能聽聞。可知耳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譬如鼻根聞香,一吸一呼,呼吸中間有停頓,嗅聞的功德叁分缺一,當知鼻根只有八百功德。

  原文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覺觸,識于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于身根,叁分阙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叁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白話

  譬如舌根說話,能宣說一切世間智、出世間智,語言雖有局限,義理無窮無盡。當知舌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譬如身根覺觸,有違或順。有物合觸之時有觸覺,物離身時沒有觸覺。離算一分,合算兩分,身根功德也是叁分缺一。當知身根只有八百功德。

  譬如意根知心中法塵,十方叁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不論凡夫聖人,盡其所有,無不包容。當知意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原文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爲圓通,誰不圓滿。

  若能于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十方如來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于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于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白話

  阿難,你想從心中遷流的、不停生滅的欲流逆流而上,回複不生不滅本源,應當驗明這六受用根,哪裏合,哪裏離,哪個深,哪個淺,哪個圓通,哪個不圓滿。

  若能于此擇得圓通根,逆著那無始交織而成的妄業之流,循圓通根或循不圓通根入手,效果完全不一樣,可謂一日與一劫之別。

  湛然圓明的六根,其功德數量都說清楚了。隨你選擇一門最合適你的,我將爲你闡明,令你增進菩提心。

  十方如來在十八界一一修行,都能修得圓滿無上菩提,于其中各界,本無優劣之分。因爲你根智還淺,未能界界都得圓通自在,所以我叫你只需選擇一門,如能深入一門,證得妄想不生,即時,六根都得清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