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轉心四思惟·第四項修行的警醒:輪回過患 結語

  結語

  

  以上所討論的四大論題是“四共加行”——佛教叁乘共修的四種基礎法門。“共”也含有“尋常”或“一般”、“平凡”的意思,因爲這些法門並非特殊或秘密的法教。它們是每個人都看得見並能了解的一般法,是平凡人都能證見的觀念。只要仔細地加以思考,任何人都能了解無常、輪回之苦或業力。所以,這些法教沒有任何不尋常或深奧難解之處,相反的,“法性(梵文“達(爾)瑪塔(dharmata),藏文“卻尼(cho nyi)”)”或“如如自性”之類的法教,唯有開悟者才能得受。

  任何時候,我們都會看到無常,也都看到輪回之苦。我們看得見它,也知道它的存在,但是並沒有將它深嵌在心中。我們想:“沒錯,輪回是苦,但是,下個月事情可能會稍微好轉。如果下個月沒有好轉,也許下一年就會好轉。”所以,我們時時都抱持著某種希望,縱然知道輪回之苦不斷地持續者,但總是希望事情會有所轉機。換句話說,雖然我們知道輪回是苦,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認同我們所知道的事實。我們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的,但是仍然緊抓著事物是永恒的觀念,仍然相信事物會依現況持續下去,仍然犯有未真正認清無常的錯誤。因此,觀修這四種思維的目的是使我們看清現實,並認同所見的事實。如果能真正看清現實,那麼我們的心自然就會轉向佛法。所以,重點是不僅要看清這一切,還要真正認知所見爲實,進而將認知轉化爲行動。

  這些修持的方法被稱爲基礎或預備的前行法門,因爲我們必須先完成它們才能修持正行法門。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做很多的准備工夫。有些上師認爲前行法甚至比正行法更加重要。唯有踏實地修好四共加行,我們才能真正蔣心轉向佛法,並對萬法持有正知及正見;唯有徹底認同轉心的四思惟,我們才能對佛陀的法教生起清淨、絕對的信心。四共加行確實是修行的基礎。

  痛苦是輪回的俱生本質,所以,每一位衆生都有自己的問題及煩惱。有時候,我們或許會想說:“啊,我知道那裏出差錯了。這是我特有的痛苦,這是我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覺知,這些問題是所有的衆生都具有的。住于輪回的每一位衆生都有痛苦,因爲痛苦是輪回本具的特質。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或苦惱時,我們可能會設法暫時緩解這些困擾;或者,會以不同的方法來逃避問題或減輕痛苦。但是,這種解決效用將無法持久,問題很快就會夾帶著痛苦再度出現,因爲這是依因緣而存在的必然現象——不僅人道衆生有這種無奈,六道一切衆生都無法逃避輪回遍在的痛苦本質。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痛苦,我們絕對不能只著眼于短期的無苦之需,也不能只企求稍稍的改善。我們必須依止佛法而尋求長期的無苦之樂,因爲佛法是究竟的,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同時也能給予我們立即的幫助。佛法現在就能幫助我們變得比較快樂,更能幫助我們一世接一世地找到更多的快樂,直到我們再也不須遭受任何痛苦爲止。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避免痛苦,那就不要再四下去尋找偏方,而要在佛法之中尋求,因爲佛法必能帶領你超越痛苦。這就是爲什麼佛陀給予我們“轉心四法”——“四共加行”——的法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