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自然智,離自然智更無它法,故直觀心性本空。隴部說一切法均不離法性普賢隴,破斥離法性隴更有它法。此部最重視光明,與新譯密法之五次第相似。但五次第是中五風之作用,現起幻身空色影像,再用“整持”和“隨滅”方便令入光明,故爲有功用道。而隴部則由安住于永離所緣甚深無功用中,用深明雙運智修成虹身之金剛身,故爲甚深方便。教授部以永離舍雙運二智,將生死涅槃一切法均彙歸入離空執之法性中,所以不分別生死涅槃,以“明了性”現證“法性境”而成就自證金剛鎖身。此法門專注要點,又最重超越境界,與新譯密法之六加行類同。然六加行乃將五種風縛于中脈,由此現起空色境界,是漸次進修有功用之大樂道;而此法門則是斷絕一切思慮,自然現證諸法實性,故與六加行不同。又此道修智身虹身與隴部亦不相同,因其非先化粗分叁業爲微細淨身,而由究竟“盡法性光明”將粗細叁業完全銷化于身智中。
大圓滿之體相用,即體性本淨,自性任運,大悲周遍。說無始真理本來不生之空爲“體性本淨”,此名“了空無別”。具有功力能現起淨不淨境爲“大悲周遍”,此名“現空無別”。若將現前明空無取之無垢自心“了”性,不加拘束(不執著)任其散緩,無論起任何分別境相,均不去辨別好惡破立,真修“了空”,即是大圓滿心要。以上就教相而言,總歸爲“大圓滿見”。若就事相而言,則大圓滿本身不存在獨特功法,各種功法最後都通向大圓滿。但是在最後階段有口授部(俗稱口訣)。梵語稱口訣爲陀羅尼,意爲總持法門。大陀羅尼即大總持法門,乃總口訣。諾那派對大圓滿事相有總口訣,即祖祖相傳之大陀羅尼,名曰《“吽”字無上秘密大圓滿心要》,有功法,亦有次第與口訣。鄧老已總結成文。故余按鄧師《圖座》手示並法本,奉誦再叁,歡喜無量,法樂充滿。蓋余既承緣師東密傳授印信,又得鄧師藏密祖傳口訣,傳法之任倍重,利生之願益堅,行願之境更高,敢不精進擔當乎?此亦大圓滿之圓融密,圓融之密大圓滿也。
接法本之次日,聖園在家上首,傅梅根長者之玄孫告余,其十一月十二日遍行“彼見余盤坐入定,忽聞余體內“吽”的一聲。彼驚喜曰:“吳伯!您得道了”,余未語,起而徑圍牆走雲,穿牆而過,出入無礙。隨後余將右手中食兩指指點牆上,身體平臥空中,後轉成倒立狀,落地後,余欣喜曰:“我得道了!我得道了!”此時彼見余頭頂上有一道琉璃光環,面色紅潤,向衆說法。彼見地上有一本書,書爲彼舅公(即顧淨緣師)所寫。且見一小兒在書本上畫,彼走進拾起書,遂寤。”瑜伽現前,感應明顯,甚感緣師加持慈威,鄧師傳本之恩德。憶及緣師嶽麓山五輪塔及諾祖廬山舍利塔,均未修複,出世法不淨,世法何能清淨,死者未安,生者又何以安?正躊躇中,適逢傅梅老之孫婿劉光環將軍由臺返鄉探親掃墓,余陪同祭掃甯鄉傅梅老之墓及嶽麓山緣師之五輪塔。掃塔之前叁晚,傅梅老玄孫又得遍行:“五輪塔在修葺中,工繁役重,彼往返搬運原塔遺石等物,忽見遺石堆中有一匾,取出觀之,正面書“長久久遠”,背面書“已利利己”。彼叔父見而讀之:“長久久遠,已利利己”遂醒”。同時,余妻顧新月(即緣師之女)亦得遍行:“伊見傅梅老玄孫挖地,地現五圓圈,每圈上顯兩手,右手均于胸前仰掌,左手則依次于胸前豎指以示一、二、叁、四、五。後天空出現群星,有五大星,光亮透明,中間一大星亦顯兩手,右手仰掌,左手握拳雲”又“伊見亡女菊生持一對金色叫雞而來,大呼“好事成雙””。凡此遍行相通,一時感就集中,如影如響,誠不可思議矣。欣慰奮發之余,夜不成寐,遂步鄧老原韻和奉一詩雲:
指指點明假中空,心心相印契參同。
天地造端于男女,乾坤後繼乃屯蒙。
陽秘陰平色心一,脈通音吽物我融。
願證蓮福圓滿果,生死了在生活中。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農曆
戊辰十月十叁日信如草記
草記至深夜二時許,始入睡,余自得遍行:“長江大河,橫隔兩岸;月明星稀,清風徐來。諾那夫婦在彼岸遠眺,極目山水。余仗劍至此,岸邊欲渡,爲一大漢攔阻,只聽諾祖夫人大呼:“殺了他!殺了他!”余突大力騰空,挾此大漢躍至彼岸,只聽諾祖大叫:“過來了!過來了!”抵岸後,諾祖夫婦曰:“考中了!考中了!殺之則輪回,劫波不了;渡之則慈悲,不了而了!”欣喜而寤。空明覺了,不覺東方既白。唯恐忘卻,急起而再記之。頂禮龍天,回向法界,感歸清淨,皆大歡喜。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家曆戊辰十月十四日信如續記
鄧老及其弟子朗一多傑見此《傳承記》,認爲《圖座》寫了最佳序言,欲刊出公衆,以廣流傳。余無意序,只是神來興起,直抒胸臆,不假修飾,率爾成文,亦不自知如何寫出。今谛審之,將《傳承記》與《圖座》合印成冊,不曰珠聯璧合,天衣無縫,亦可謂梯環同圓,優化組合,此正體現余與鄧老大圓滿之因緣也。藏密法要,不外身密修金剛身(文殊身),口密誦“吽”字音(蓮花語),意密觀圓滿見(真實意)。諸凡天身、龍身、鬼身、神身、禽身、獸身、一切人佛有情之身,皆法界體性普賢等流之金剛身。諸凡天籁地籁、人籁物籁、地聲水聲、火聲風聲、梵音潮音、樂音噪音,皆圓成實性,衆生共同之“吽”字音。諸凡夫見、二乘見、外道見、唯識見、中觀見、皆真如本性方便具足之圓滿見。業流百川,終歸性海。曰波曰濤、曰浪曰潮,緣異體同,皆一水也。是余不序《圖座》而爲《圖座》序,亦正鄧老加被,使余轉教付財耳。是爲甚深淨境傳承耶?抑爲法爾流通耳?雞生蛋耶?蛋生雞耶?其何以圓融之诤而大圓滿之?請下轉語。末後一句,鄧老大叫:“且吃咱叁十棒。”余示圓相,鄧老印可。相識只在一笑中。故再賦一首,奉詠鄧老,以志緣起:
體性本淨無生空,自性任運有異同。
大悲周遍依他起,空明覺了緣自蒙。
氣通脈通光一化,智身虹身體雙融。
圓滿圖座傳心要,于無聲處聽音吽。
一九八九年四月八日農曆己已年叁月
信如叁記
《藏密大圓滿無上秘密圖座心要傳承記》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