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于對藏傳佛教、密法的幾個錯誤認識

  關于對藏傳佛教、密法的幾個錯誤認識

  這些年來藏傳佛教弘法非常的廣大,世界各地都有藏傳佛教的高僧、寺院、禅修中心等等,現在密法也非常受歡迎,許多人喜歡學密法,認爲密法成就快。但對于剛接觸藏傳佛教和密法的人來說,對一些問題認識比較混淆。

  1.認爲藏傳佛教就是密法

  許多人聽到藏傳佛教就聯想到密法,並把藏傳佛教等同于密法,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佛法分爲小乘、大乘和金剛乘,密法是指金剛乘,而大乘和小乘又可以並稱爲顯宗,因此佛教又可分類爲顯宗和密宗。藏傳佛教以密法而聞名,這是因爲在藏地,修行者普遍修行密法而取得較高的成就,但不能把藏傳佛教等同于密法,藏傳佛教不論是哪一個教派,都有顯宗及密宗的完整的理論和修持方法。它的教義原則是“外修聲聞戒”,“內修菩薩戒”、“密修金剛禅”。藏傳佛教學習和修證的處所分爲講道院和修道院兩種,也有綜合者。藏傳的寺院都有規定學製。並建立一套從顯到密完整的聞、思、修程序,我們格魯派更是強調先顯後密、顯密圓融,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藏傳佛教。

  2.認爲皈依了上師就是學密法。

  上師爲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對其師之尊稱。藏傳佛教對具有品德高尚、堪爲世人軌範者之尊稱上師,上師是無上尊貴老師的意思,是善知識的意思。有的人認爲皈依上師後,上師所傳的法都是密法,自己修的法也是密法,但又知道密法對于修行者的要求很高,戒律很嚴格,如果不能做到,自己會有危險,所以有些擔心、害怕。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皈依是進入佛門的標志,皈依了上師,是說明進入了佛門,成爲了一個佛教徒,皈依上師後是要跟隨上師修學佛法,這時是僅取得了一個佛教徒的資格,上師給其傳的法也是基礎的佛教,不是密法,密法是以灌頂爲標志的,只有當弟子各方面的條件具備時,上師認爲符合密法規定弟子的要求,才會進行灌頂,傳密法。剛入佛門,修四加行,是修學密法的基礎和准備,並不是說四加行就是密法。

  3.顯宗基礎沒有打好,直接修密。

  密宗之所以成就快,是因爲在出離心、菩提心、緣起正見的基礎進行修行的,密法又很多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能夠迅速積累福報資糧。修學密法必須建立在顯宗的基礎上,宗喀巴大師說過,光修顯宗,雖然慢一些,時間長一些,但可以成佛,但不經過顯宗,光修密宗是無法成佛的。修密的弟子是寶藏,是法器,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嚴格,如果自己的條件沒有達到就修密,確實很危險,不但弟子危險,上師也一樣有責任。小乘佛法的戒行和大乘顯宗的慈悲的善行是修行密法的基礎,也是修行密法成功的必然條件,正如羅紮大成就師說:“若無慈悲和正見,只念烈性咒語,死後會變成邪惡的精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