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別人的閑事是自己煩惱心的體現
我們很願意去管別人的閑事,好像管閑事能夠表明我們很重要、我們的發心很正確,還會講出許多道理,總是很充分,聽起來也冠冕堂皇的,但卻唯獨沒有認識到,管別人的閑事是自己煩惱心的體現。
有的時候別人請你去幫忙解決一些問題,你又有這方面的能力,你就去幫助一下,這不叫管閑事,這是正確的,這稱爲樂心助人。什麼樣的情況是管閑事?就是你到了一個場所,或是遇到了聽到了一些事情,本來跟你也無關,也沒有人讓你去管,你就是看不慣,心裏不舒服,非得要說上一說,管上一管,這就叫管閑事。很多人有這個愛管閑事的習氣,這樣的人就是什麼事情都要發表見解,什麼情況都要表現下自己,讓大家覺得自己很重要,讓大家覺得不能少了他(她)。
我的弟子中愛管閑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都比我操心,我要是權力的話,都讓她們當上警察,好發揮一下她們的作用。在管別人的閑事中,我們的內心無法清淨,當聽到別人的過失的時候,看到某些事情是我們所不能理解及接受的時候,心裏自然就會想著這些事情, 或許會越想越氣憤,越想越覺得自己得管上一管,這時我們的內心就很煩惱。管閑事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找個很好的托辭,“我是爲上師、爲寺院、爲——”用以表明我們發心的正確,不是爲了自己,當我們用自己的理由去說別人的時候,通常情況下,對方都不會接受,有時還會反駁我們,于是我們會更加生氣,“這個人怎麼會這樣,自己做錯了,我給他指出來,還不承認。”“等著吧!因果報應他的時候,看他怎麼辦?”心裏會愈加覺得自己很對,絕不會覺得自己有錯,我們越去管閑事,自己越煩惱,業障越重,最終是自己很痛苦!
那麼爲什麼要去管閑事呢?因爲自己的煩惱心,覺得自己太重要了,自己內心不能包容、不平衡等等,我們可能會有“這件事情被我知道,我就一定要管,不能姑息”“我這是爲對方好,免得他造業”等等想法,其實首先要做的是管好我們自己,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好,自己還有許多毛病,有什麼道理去管別人呢?別人做出什麼樣的事情,那是他的事,個人因果都是自己承擔,彼此間也無法代替,不論有什麼樣的因果,都是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也必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我們常常是眼睛看著外面,挑著別人的錯誤,卻很難反觀自心,改掉自己的毛病。這個挑剔別人的習氣是很嚴重的,很難斷除的,稍微不注意,它就會表現出來。一直以來,當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爲自己開脫,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覺得自己並沒有錯,是對方的錯,還總有千萬種理由。就是這種習氣,讓人與人之間矛盾、鬥爭,不能相互理解和寬容,就是這種習氣,我們身、口、意叁門持續造下惡業。因爲我們從來都覺得自己很對,造業的時候也還在爲自己找理由。
時刻要記住,我們要努力的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改掉自己的習氣,不要眼睛看著別人,管那麼多的閑事,給自己增添許多煩惱和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