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保持內心的“平靜”

  保持內心的“平靜”

  現在的社會人們都很忙碌,我的一些弟子也非常忙,他們常常對我說;“在忙碌中心情很容易煩躁,並問我“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其實我們修行的過程也是尋找和體驗內心的平靜,當內心平靜時,就會有一種快樂和滿足感,只有自己內心平靜了,智慧才會顯現出來,越是遇到困難與逆緣時,越要保持內心的平靜。

  但在現在人們普遍心情都很浮躁,自己的心很容易受到外境的影響,隨著外境而變動,聽到或看到與自己不相關的人和事,自己的心就會動,更不要說與自己相關的人和事了,然後自己總覺得很煩惱,也覺得很累,同時也給身邊人和周圍的人帶來很多壓力和麻煩。

  也許我們以前都在忙碌的看著外面的事物,從沒有向內觀察自己的內心,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先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心,我們的心很不容易控製的,總是在動蕩不安,外境有一點兒風吹草動,我們的心也跟著動了起來,自己長處于胡思亂想、各種雜念當中,然後就會有一些擔心、害怕、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産生,當這些負面情緒過多的時候,我們心就會承受不住,當心理上問題過多的時候,身體也會表現出各種不適,因爲身心是一體的。而且當我們的心動蕩的時候,自己很容易失去判斷的能力,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只有當內心平靜下來,智慧才能顯現出來。

  當然了,如果自己的內心的某種貪欲強烈時,是很難保持內心的平靜的,這時外境一旦出現讓我們貪著的對象,自己的心必會受到牽引,如果這種貪欲滿足了,它會增長,如果不能滿足,就會表現出嗔恨、妒忌的心理,然後就會有一些相應行爲。所以,對治貪心才是根本。

  爲了訓練我們的心,讓它能夠受到控製,平靜下來。佛陀教給我們很多的方法,這其中也包括我們剛開始要修的“四加行”,當我們在修法的過程中,比如說“磕大頭”有很多的意義:包括消除業障、積攢功德、讓我們學會謙卑、消除對自己身體的執著等等,其中也包括訓練我們的心,讓它平靜,如果我們在磕大頭的時候能夠誠心和專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心不會隨著煩惱、雜念而轉動,當一心一意進行磕大頭這個動作,我們的內心沒有了雜念,就會平靜下來。其他的方法也是如此,包括念佛號、持咒等等。

  學會控製自己的心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的這顆“心”是很不聽話的,事情少、比較閑的時候內心相對平靜些,忙的時候,很容易焦急和浮躁,雜念也會多起來,心情就很難平靜,這個時候,我們先學會放松一下,可以專心的念念佛號或咒語,把注意力從我們做的事情上轉移一下,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一下,然後再做事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