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境遇面前不退失道心
在修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順緣或逆緣及遇到各種情況,一般情況下, 順緣能夠幫助我們進步,爲我們的修行提供便利的條件;而違緣、逆境則會爲自己的修行帶來很多麻煩,阻礙自己修行,甚至使自己退失道心。
但是也有可能順緣特別好的時候,自己會反而退心。很多人進入佛門是因爲感受到了痛苦,自己的境遇很可憐,身心上産生了痛苦,便對佛法産生信心,在經受了痛苦的遭遇後更能體會到人生無常,這個世間很苦,有很多苦難,這樣能夠激發自己的出離心和求解脫心。我們看到一些高僧的傳記,有的人就是在感受人生的痛苦而進入佛門,出家,然後經過刻苦的聞、思、修而成爲一代高僧。就拿近代的一些高僧來說,在漢地,像大家很熟悉的弘一法師、能海上師、清定上師等等,都出生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大家都知道那時正是戰爭的年代,人們的生活很悲慘,不但生存沒有保障,身體上要承擔因疾病或戰爭而帶來的傷害,真的會體會到今日不知明日事,隨時都可能會死亡,正是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很多人追求一種精神上的支撐和解脫,而入了佛門。但有些人在後來自己的生活好了,現世一切富足,事事順利,就又貪圖和迷戀現世的享受,雖然開始的學佛和修行爲自己積攢了一些福報和修行的順緣,本該更加努力修行才是,但卻反而不願像從前那樣的精進修行了。
而違緣、逆境本會影響自己修行,但是如果我們會修,把逆緣轉化爲增上緣。修行路上一定會有違緣和障礙,而且是當自己修行越好,越精進,進步越大時,魔障也越大。逆緣可以爲多種情形,有時是身體出現了毛病,讓我們不得不中斷修行,有時發生什麼事情,讓我們不能不去處理,打斷我們修行,有的是修行的條件不具足,不成熟,讓我們無法修行,還有一種就是其他人的磨難,讓我們無法修行。針對這些情況需要分別應對,身體出現問題不嚴重影響修行,就繼續努力,如果情況嚴重就進行休息和調整身體;如果發生了事情讓我們不得不處理,那麼就先處理事情再修行;如果修行的條件不成熟,就准備條件,等待時機,而對于其他人的磨難,就修忍辱,抱著“你是對的,我是錯的。”的心態面對,絕不能和別人爭鬥,爭個是非對錯。如果我們還存在我是對的,我沒有錯的心,那麼永遠脫離不了輪回,永遠就會陷入輪回中對與錯的二元對立概念裏。對于來磨我們的人,我們對他說;“謝謝你幫我消除業障,你是我的恩師!你是我的恩人!感謝你,你是菩薩。”
修行的道路,困難重重,需要恒心、決心和毅力。在逆緣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心存正見:感激所遇到的一切障礙,一切違緣,這些違緣和障礙正好消除了我們的業障,幫助我們進步,這樣逆緣就變成了增上緣。
所以在順境面前不能懈怠,不能安逸享受生活,一定要激勵自己更加精進和努力,珍惜修行的條件。而在逆境面前更要堅定對上師、叁寶的信心,增強修行的決心和毅力,變逆緣爲增上緣,在一切境遇面前不退失道心,堅定修行!